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美国高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藤校的“非主流”视角
热度 4 MingHao 2015-5-21 04:58
有多少人曾因为“哈佛女孩”之类的故事,而对美国常春藤联盟学校充满向往?无疑,这些学校确实处在美国高校的金字塔尖,数百年来输出无数人才精英。但近日,一位名叫Zach Schwartz的移民学生却在新兴媒体Vice上发表了题为“去常春藤上学很差劲”的文章,痛诉在那里所遭遇的一切:难以想象的财富、特权、残酷、虚伪和压力。他说,的确也有一些人克服疯狂环境、贫穷和歧视来到那里,但他们不是大多数。 今天(20日),澎湃新闻(记者袁达、 熊芳雨)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报道。下文虽然只是个人观点,但确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非主流”视角。 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前 很多学生(尤其是像我一样的移民学生)都有一个想要进入常春藤盟校的美国梦。在17岁时,我每周平均要通宵两天,喝很多鸡尾酒和咖啡来保持清醒。这段时光的最后,我收到了梦想中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平均而言,“常春藤联盟”按申请者的8%录取,我始终记得当我走进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兴奋。在我大一新生培训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关于“来常春藤意味着什么”的讨论。最伟大的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和企业家都曾走过这里的大厅。“我们是精英。”有女孩说,“我们不像其他人。”她指了指窗外的行人,“我们将要改变世界。” 那是2012年的秋天,我完成了在哥伦比亚大学大三的学习课程,迫不及待想要离开这里。在常春藤盟校的生活是很艰苦的,但即使在那时,我也无法想象我踏入了这样一个世界:有着难以想象的财富、特权、残酷、压力的地方。我在哥大第一个晚上,一个女孩从窗口跳了下去,我看到了人行道上的血迹。在常春藤,患上抑郁是很常态的现象。 在常春藤盟校中,一切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如果你是今年秋季为数不多的被选入常春藤的人,我来告诉你这里的生活。如果你没有,也许你该心存感激。 作者高中的最后一年 哥伦比亚大学的人很差劲 大家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你必须非常有趣且足够努力才能进入常春藤。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当然,也有一些了不起的人物的孩子进入常春藤,如世界财富500强CEO、电影明星和中东王室。所以最近有许多消息揭露常春藤录取是一个“操纵的特权”,我甚至开玩笑说:“如果我父亲不捐款,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因此,那些来自公立学校的学生,即使很努力,也没有资格来这里——因为别人已经占用了你的席位。 我很震惊的还有我的同学们是如此的肤浅。“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我很费解。许多学生只是在简历上看起来很有趣,他们可能在4个不同的国家生活过,并到超过20个国家旅行,但是这些经历钱都可以买到。 我在哥大的第三个晚上,发现这里的很多学生吸烟。“或许他们觉得很酷。”我这么想。我在之前从未抽过烟,当我第一次尝试时,有人告诉我:“我们抽烟,吹出烟圈,谈论你是否相信上帝。”他们都进入到了这种状态,并且开始讨论,我只是摇摇头。“为什么你们不能做一些正常的事情?” 虚假的文化 相信我,常春藤的学生也和其他人一样很困惑。这不是你可以放松和“发现自我”的地方,因为如果你有那么一刻停了下来,你就已经被别人甩在了身后。 如果你毕业于常春藤而没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这是非常可耻的。很多学生忽视自己的热情,不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为这些事情并不能写在简历里。在常春藤最热门的专业是金融经济学。 我看到很多学生进来,他们有令人惊讶的音乐才华,但是他们选择了金融专业;我看到有学生想要成为宇航员,但依然放弃了这个想法选择了金融专业。在常春藤,梦想在声望和稳定面前是次要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 同学是你的竞争对手而非朋友 在这里,很少有人真诚地希望别人能取得成功,尤其是在同一年级里,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A。残酷的环境滋生了竞争,而不是合作。在我大学一年级时,我的室友抱怨她的朋友:“我真希望他得不到一个好成绩,因为他没我这么努力学习。”我问她:“他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她盯着我回答:“那又怎样?” 很多人在这里感到很气馁,因为这里的人们都不太友好。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每一年常春藤的毕业季,这里产生数以百计的致告别词的演说家、爵士音乐家、诗人、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和非营利机构创始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高中时被当做神一般的人物,并且永远是最闪闪发光的那个人。 直到他们到了常春藤盟校,意识到这里有成千上万个像他们一样的学生,不仅是像他们,甚至比他们还要优秀。他们曾经是一条大鱼,但在这里只是一条小鱼,而小鱼将要面临被吃掉的危险。 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竞争。你必须申请加入社团,你必须参加非营利公益组织,你必须邀请演说家共进晚餐。每一件你必须做的事情都可能遭到拒绝,而这些人此前从未被拒绝过,这对于他们来说难以适应。 压力山大 这里学生要兼顾更多的课程、实习和社团活动。在这里有一种氛围,通过量化你的时间来和别人比较,如你晚上睡了几个小时,晚上做了多少作业。 每天早晨,你可以看到人们在图书馆一边刷牙一边复习。在周末晚上,图书馆全部是通宵学习的人。我能清晰感受到班里同学们紧张到发抖的压力,我也目睹了很多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跪在地上捂着耳朵尖叫。曾经的美丽女孩现在看起来睡眠不足、饮食不良且摄入过多咖啡因。当我问朋友最近怎么样时,很少能得到回复 “最近不错”,我得到的只是无力的握手和疲惫的双眼。这个缺乏睡眠的问题并不只是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问题,在2012年的大学生调查中,58%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也表示只在一周休息三天甚至更少。 同样,有很多糟糕的事情在这里发生。如哥伦比亚大学有掩盖性侵的记录;如根据最近的媒体报道,贫穷在常春藤盟校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还有比如学生在期末考试周用塑料袋勒死自己。这种乱糟糟的状态经常让人感觉学校并不在乎你,朋友并不在乎你——没有一个人在乎你。 我只是想呆在自己的空间里不打搅任何人。我有很多业余生活,例如花20个小时在脱衣舞夜总会。我住在离学校20分钟的地方,这样我就能尽量多地和我城里的朋友出去玩。但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也曾在哥大结识过一批很精彩的人,但他们是个例外。 仅仅因为你去了常春藤并不意味着你是我上面所说的这种人。我知道有一些人克服疯狂环境、贫穷和歧视来到这里,我也知道有一些人是来自上流社会的精英,非常有趣、雄心勃勃,也很有爱心。这些人都能脱颖而出。但大多数还是像美国的其他学生一样不聪明,从我的经验来看,他们真的不是特别的。 这所学校会让你肢解自己,遗憾的是,我看到太多的人在这里被肢解。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充满了抑郁和绝望。我逃离这里跑去洛杉矶,我以为我要退学,但后来我还是回来了。无论公平与否,人们都会认为你是聪明的。我已经从中受益过了。 这里的压力很可能会淹没你,如果你的毅力远大于这些压力所产生的愤怒,你会没事。就像那些不好的经历:如果你能够克服,这将让你变得更强大。
9725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美国寒门难出贵子?
热度 3 稻草 2014-9-9 19:51
为什么美国寒门难出贵子? 作者:这才是美国   作为一名执照大学申请咨询师,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旧金山湾区某市郊管理一连锁公司的课后加强班,给很多学生设计课后辅导项目,同时为申请大学阶段的高中生提供专业咨询。这两年内,也见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各类奇葩家长。   话说不久前,我有一位成绩非常普通的高二生(美高中四年)又来找我谈心诉苦,絮絮地说了半日,核心思想就是感觉压力太大:“我爸每年分别给斯坦福和哥伦比亚(其父是两个学校的校友)都捐几万就是为了让我能被录取,我要去不了可怎么办啊?!我是真的不喜欢学习啊!我不管学什么都没兴趣,都是为了拿个好分,学过马上就会忘!”说到底,名校校友不怕土豪多,我这学生的父亲不过每年捐几万,不知捐了几年,若最后没有上百万,确实她还得分数上过的去才可能进哥伦比亚(美国大学录取,标准化测试和学校成绩都不是一刀切,但譬如大部分录取人是4,你家捐钱归捐钱,分数你也该有个3就过得去了)。   这倒让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国内某著名媒体对美国大学尤其是名校录取潜规则的报道。文章谈到美国高校对于精英、有钱人以及“二代”往往都给予特殊照顾,这些孩子能更容易进入名校。不过文章最后的结论却有些匪夷所思,在作者看来,这些潜规则“与某些暗箱操作的权钱交易相比,这样的教育‘部分产业化’未尝不是解决公平、道德、收益综合衡量难题的一种出路。”以我的工作经历来看,潜规则确实有,至于是不是“一种出路”就值得商榷了。   校友子女优先录取   东亚国家基本都采用直接的国家统一录取考试制度。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错综复杂、使人困惑。高四上学期,学生要提交SAT或者ACT成绩、SAT专科考试成绩、AP测试成绩、托福 成绩(TOEFL,非英语母语且未在美国住满一定期限的需要提交)、高中成绩单、两封老师推荐信或者老师和一份学校辅导员报告、个人作文以及家庭背景信息课外活动等等。申请费由学校自行划定,基本每所大学90美金左右。申请过程持续数月,最终大学对于学生的录取结果却只是简单地答一句“是”或“否”,没有任何解释,最多加一句“很遗憾你和我们期待的学生体(student body)不符合”。至于究竟哪里不符合,个性?成绩?作文无甚特色?还是家庭背景不够土豪?不好意思,无可奉告。   在美国,有超过2600所的四年制大学,其中1800所以上都是私立,几乎所有驰名亚洲的学校都是私立,包括所有的常春藤学校。而私立学校是按照私营企业来经营,要保证收大于支,才有足够财力扩建校舍、购买仪器、招聘教授、投资公司。在美国,只有公立大学必须公布招生录取的数据(比如学生平均成绩标准化测试分数等),而包括常春藤大学在内的私立学校是无此义务的。所以私立学校的录取过程主观性极强、透明度甚低。美国大学招生,尤其是这1800所私立对于给校方提供大力捐款或者名人校友子女都有一定比例的名额预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至于比例多少,则看申请的是哪所学校了。   历史上耶鲁属于最极端的,曾经50%以上的都是legacy students(校友子女录取,当然不是哪个无名无份的校友都有份),过去数十年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类学生比例不断减少,但至今也有30%。更令人吃惊的是耶鲁有25%的犹太学生,每四个里就有一个。想必大家如果了解耶鲁如此倾斜的录取历史,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说话都错字连连的人——小布什,当年可以进入耶鲁且毕业了。   想做房地产,你家有钱吗?   毫无疑问,这种入学制度设计只会加大美国社会已经日益深重的贫富差距。各个学校由所在学区的房产税决定,房价决定一切,家庭地址邮编相同的人从小一块上学,而同一邮编的学生家境都相似。   用我一位在哈佛上教育博士的同事话说:“我觉得起码在中国大家还能意识到这个社会是有别的阶层存在的;在美国阶层已经完全隔绝,完全固定化了。我觉得在这里一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完全就是另外一个宇宙,两个不同的阶层之间没有任何交叉,大部分人没任何机会去意识到这个社会还有别的阶层。”   美国社会阶层变迁的时代已经过去(白手起家“美国梦”的时代早已终结),好好学习上个名校从此改变命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了。不少国人又不服气了:“谁说的?那美国咋还有马克•扎克伯格这样儿的呢?人不是白手起家的么?”对,但马克上的中学Exeter是美国东岸最有名的prep school之一(这类学校几乎是东岸特色,为上大学做准备的寄宿高中,基本为一堆开游艇的有钱人家孩子开设,着装风格preppy一词由此而来)。看看这学校的学费吧:一年47000!而2013年9月统计的全美家庭平均收入只有51000。那么,您觉得小马克获得的教育资源是否符合国人对于“白手起家”的想象呢?   我有一位中国学生,来美国念高中数年,前几日跟我聊起:“哇,我真开眼了。有一节课上老师让我们谈谈将来想干什么?我说我想做房地产,没想到老师直接就问我那你家有钱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从来没人这么直接就问你家有钱么,她这么一问咔嚓让我的梦想完全破灭了!”(这同学家在国内也算土豪,家里幸好做房地产否则梦都不必做了。)   此事虽小,也可看出美国人本身对于社会财富阶层隔离早已认命。   美国特色的“学习障碍”   另一方面,美国社会有着深重的商业传统,整个社会文化本身对商业模式和利润都是深刻认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国人听到私立大学其实就是私企都难免会皱眉:“这么个搞法貌似有点问题吧?有些东西不应该私营吧?”而美国是一个治病救人、监狱受监、军队招兵都放开手来私营的神国度,大学搞个私营实在太能接受了。大部分美国人对土豪和精英大学的裙带关系都很无所谓:“其实你想,对哈佛来讲招这些学生没有任何损失。好学校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当然要招将来更可能成功的学生,因为这些人将来更有可能给学校捐钱。”   也许又有人会说:“美国招生毕竟不是完全看家境,不是还要求学生交成绩和一些测试么?”哈!即使对于学生的标准化考试,家庭财富也有影响。   美国的标准化考试包括与申请大学直接相关的SAT等均对“学习障碍”的同学有延时的额外照顾,但具体学生获得批准延长了多少时间是不许透露的。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富有的家庭便让自己的psychiatrist(精神/心理医生)给孩子开个证明说“该学生有某某障碍需要延长考试时间。”所以别人是3个半小时做题,那些有“学习障碍”的同学会有5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做题,结果如何可想而知。而普通家庭是请不起私人医生的。   至于“学习障碍”,这也是美国特色。在过去20年里,美国医疗界的趋势是把越来越多的行为定义为医学上的“疾病”。在中国听说过有多少孩子因为注意力无法集中而无法完成小学/中学学习的?在美国这绝对名正言顺,而且会有无数医生给你开账单让你常年用药。所以标准化考试照顾的“学习障碍”不一定是“智力”问题,很多心理问题都算,譬如Dyslexia(阅读障碍),ADHD(多动症),Asperger Syndrome(通常认为是自闭症的一种),Depression(抑郁)……而且基本每十年都会有一个“流行”疾病,上个十年是ADHD,现在正“流行”的是Autism(自闭症)。   切勿盲目引进美国大学录取机制   其实,在美国谈大学和教育很简单—要养孩子先致富。美国教育基本特点就是教育资源和家庭财富完全呈正比。   那么在上大学以前,基础教育不是有很多公立学校么?不是不要钱么?一位在纽约教书多年的资深女教师曾对美国基础教育有过深入分析,她认为“在美国寒门难出贵子”的种种原因中第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越长,家庭财富对教育的影响越小。但美国小学和中学下午三点放学,这时间段和大人上班没法衔接,那么放学以后的时间学生做什么呢?同理,美国暑假时间又过长,有条件的家庭自然投入上万给孩子额外的教育辅导,参加各类暑期活动。而城中心区(inner city通常都是治安差、经济条件差的贫民聚居区)的孩子们没有这些资源,每次开学都会有更低的起点,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能够上大学的几率不断下降。   很多人都在大谈国内教育体制弊端,当然,任何制度都有本身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大学录取的统一测试选拔实质上是中国在目前情况下,保持阶层流动非常重要的体制之一。如果妄谈引进美国式“举荐制”大学录取,在大家对贫富阶层尚未达到认命的现阶段,无异于直接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激化各类社会矛盾而已。   (作者小水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认证大学申请咨询师。版权稿件,转载请署名并注明来自微信这才是美国:MIGUO-1)
个人分类: 生活转帖|3698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美国20%女大学生曾遭性侵
热度 1 稻草 2014-7-6 17:13
  5名女生中就有一人被强奸!美20%女大学生曾遭性侵   许多女性遭遇性侵后会由于各种原因保持沉默,而在美国高校,这种现象也十分严重。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白宫妇女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每5名女大学生中,就有一人曾惨遭强奸,但报案率只有12%。   在宣布致力减少军营中性侵行为的一个月后,奥巴马22日召集内阁官员和资深顾问到白宫,广泛检讨如何打击近年来频频发生在高校中的性侵案件,并签署备忘录下令成立专案组,打击校园性侵现象。这个专责小组的成员将包括司法部长,教育部长,卫生福利部长以及内务部长。   奥巴马表示,“我们需要鼓励年轻男女意识到,性侵不可接受。他们需要鼓足勇气站出来表达这一态度,尤其是当社会压力要他们保持沉默,或压力非常大之时。”   在讨论会上,奥巴马援引白宫妇女委员会的报告《强奸与性侵:再次呼吁采取行动》中的数据称,“没有人比大学女生被强奸或性侵的危险更高。”报告显示,由于受害人担心名声受损、警察在调查案件方面受训不足,以及校方出于学校声望考虑不愿报告罪案等因素,令大学校园的强奸罪案发展到令人瞠目的程度。报告显示,每5名女大学生中,就有一人曾惨遭强奸,但报案率只有12%。   据报道,在美国,强奸是较常见的罪行,约2200万女性及160万男性在他们一生中曾被强奸。报告指出,酗酒和滥药给校园性侵案的增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派对通常是导致性侵案发生的前奏,而性侵罪犯通常是惯犯。   报告引述一个研究称,7%的男大学生承认,他们曾有作奸犯科的念头,当中63%的男性成人曾犯案多次,平均每人犯下6次强奸罪行。但由于受害人少有报案,加上警方的歧视,犯罪分子少有被拘捕或检控。   5名女生中就有一人被强奸!美20%女大学生曾遭性侵   奥巴马在会上指出,性侵是对基本尊重和人性的公开侮辱,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他对此现象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各方合作,共同打击高校性侵。
个人分类: 生活转帖|2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又到美国高校揭榜时
热度 7 普通人 2013-3-30 00:10
给准备进藤校家长的一些参考...... 进藤校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1.GPA(高中平均成绩)越高越好. 2.SAT成绩至少达2200分以上(总分2400). 3.一份能打动招生官员的个人陈述. 4.两封有说服力的推荐信. 5.个人综合素质,包括领导能力、文体特长、学术奖励、实习经历及志愿者活动等. 6.情商及综合素质(通过interview). interview 时,学校通常关注 好奇心、创造性、学业成绩、学业前景、领导能力、责任感、自信心、为人的热忱、幽默感、关心他人、活力、成熟、主动性、对挫折的反应、受老师们的重视程度. 7.AP 8. Dual Credit Courses.
个人分类: 情感|10136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7 19:45 , Processed in 0.042926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