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华尔街日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华尔街日报:美国情报界扣留信息,不给川普总统提供最佳信息 ...
稻草 2017-2-18 21:43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川普的团队成员同俄罗斯政府接触以及川普本人多次对情报机构表示敌意,那些官员对川普扣留情报的决定显示情报界对总统的不信任程度。川普星期三指控情报机构泄露消息破坏他的信誉。 在扣留信息的某些事件中,那些官员决定不告诉川普来源及情报机构搜集信息使用的手法。这些来源和方法可能包括情报机构对外国政府所采用的手段。 一名白宫官员说,“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相信那是对实际发生情况的准确说法。” 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一名发言人说,美国情报界扣留信息或不向总统提供最佳信息的任何说法都不是真实的。 情报官员过去也不告诉总统或国会成员有关他们如何获得情报的来龙去脉。他们有时认为对来源保密对于保护情报来源很关键,而总统所需要知道的就是来源所提供的内容或情报界认为重要的东西。 前任和现任官员说,但在过去扣留情报的那些案例中,那些决定并非因为担心总统是否可信或是否谨慎。 《华尔街日报》说,还不清楚情报官员多少次对川普扣留情报。但那些官员强调,他们知道没有涉及安全威胁或潜在阴谋的信息被扣留。但情报官员同白宫之间的裂痕已经存在。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lphaGo战胜李世石 美媒:为何不找中国棋手?
热度 1 MingHao 2016-3-11 10:37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10日刊发题为《李世石真的适合代表人类对战人工智能吗?》的文章称,在这场捍卫人类尊严的人机大战中,我们真的选对了出阵代表吗? 文章称,古老的中国围棋曾经是最后一项电脑无论如何也无法战胜其顶尖选手的棋牌游戏。然而这已经成为了过去。 9日,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在首尔与AlphaGo的对弈中首轮败给了这个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制造的人工智能项目。赛后,李世石说,“我惊讶极了,我从没想到自己会输。” 文章称,继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IBM)的“深蓝”(Deep Blue)电脑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 ),以及该公司的“华生”(Watson)超级电脑在电视问答节目Jeopardy中获胜之后,此次人机对弈的结果标志着电脑科技又取得了一次质的飞跃。 数学家们对围棋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据他们称,仅仅在最初的40步棋,就有超过原子在可见宇宙范围内数目的棋子摆放组合。组合数量大约达到80位数。有人计算出,在国际象棋中,这样的组合数大约有50位数。 文章称,33岁的娃娃脸棋王李世石已经出现在韩国各大报纸的首页,整个韩国都被这场被称为“世纪之战”的对决深深折服了。 李世石是目前最成功的职业围棋手,自他1995年正式进入职业棋坛开始已享有18项世界级头衔。谷歌的这个人工智能团队将李世石称作围棋界的费德勒(Roger Federer)。但正如那位网球界传奇人物一样,近年李世石所取得的胜利也越来越少,只在去年赢得了一次世界锦标赛。 文章称, 围棋界的新星是一名18岁的中国棋手,柯洁。比作网球运动员的话,柯洁则应该是在过去几年表现出色的年轻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柯洁在李世石面前是无法被击败的,他今年已经两度打败李世石,成为了在李世石之后第一个在一年内赢得两项世界头衔的棋手。 在李世石落败结果一出来,柯洁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微博上说“Alphago能打败李世石,但是打败不了我。” 文章称,在首尔报道这场人机对决时,中国的记者们表示,虽然中国的围棋爱好者们很多都支持李世石,但是很多都更愿意看柯洁对阵人工智能。 一位微博用户写道,“谷歌明明知道李世石已经老了,那他们为什么不选柯洁呢?”业内人士称,围棋棋手通常在二十多岁时达到事业的巅峰。 文章称,韩国的许多电视频道在正常播出的节目和人机对弈现场之间来回切换,电视评论员们说,李世石在后半场显得疲倦。韩国最大的新闻机构在李世石被击败的时候还向用户手机发送了相关快讯。 谷歌DeepMind项目的创始人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在比赛前表示,由于李世石的名声,他是测试这个程序最理想的职业棋手。但在未来的比赛中,AlphaGo可能与柯洁对弈,并且还可能邀请中国和日本的其他棋手,围棋在这两个国家也很流行。DeepMind是AlphaGo的研发者。 去年,人工智能专家预计电脑要打败职业围棋手还需要10年时间。但在去年10月,AlphaGo以5-0的比分击败了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围棋界为之震惊。 然而,当时仍有很多人认为,击败欧洲冠军与击败亚洲顶级职业棋手不可同日而语。以其咄咄逼人的棋风和内向性格闻名的李世石本人也曾说过,他毫不怀疑,面对这台超级电脑他一盘棋也不会输。 文章称,在锦标赛前,李世石的立场稍有软化,说他并不确定能以5-0的比分胜过AlphaGo。在第一局落败之后,李世石说,他原本认为有五成的取胜机会。他说,他比樊麾有经验,一次失败不会动摇他的信心。 1997年,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在第六局,也是最后一局与IBM超级电脑“深蓝”(Deep Blue)的对弈中以第19手弃子投降。他说这是因为他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失去了斗志。而在赛后,有新闻报道称,卡斯帕罗夫暗示IBM可能作弊,让人类为电脑提供帮助。在2011年IBM的电脑“华生”(Watson)在电视竞答节目Jeopardy中战胜了选手詹宁斯(Ken Jennings)后,后者在其最后答案中写道:“我以个人名义,欢迎新的电脑霸主。”
314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能让iPhone变身单反的奥林巴斯Air
热度 4 8288 2015-8-28 00:46
奥林巴斯推出的手机外挂相机Air依赖手机进行取景和预览,但可搭配多种不同型号的单反镜头,可以拍出许多单靠手机无法实现的效果。视频中,《华尔街日报》的Nathan Olivarez-Giles对其易用性和无线连接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168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看一位温柔的韩国妈妈,如何养成6个哈佛耶鲁博士,教材级!
热度 6 VANO 2014-6-12 21:47
看一位温柔的韩国妈妈,如何养成6个哈佛耶鲁博士,教材级!
编者按:推荐这篇文章是因为,觉得这位韩国妈妈所做的绝不是严厉的“虎妈”,点滴的建议都很亲切,也不是那种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一切的家长,更强调的是自我发展和与孩子的一同成长,一切都那么水到渠成。 全惠星 是一位在美国和韩国都享有盛誉的母亲: 她的六名子女皆毕业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其中两个儿子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副部长级职务 ,被《华尔街日报》誉为“震撼华盛顿特区的第二代韩裔权力精英兄弟”;他们还是美国教育部选择的“ 亚裔美国人家庭教育研究对象 ”。 一、我们先来看看她的6个子女的情况: 大女儿庆信,哈佛毕业,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 大儿子京柱,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院,曾任马萨诸塞州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二儿子东柱,中学获得美国总统奖;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和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三儿子洪柱,哈佛大学学业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后回到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受到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邀请,成为该学院首位韩裔客席教授。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出任助理国务卿,主管人权事务。 二女儿庆恩,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临床法学客席教授。耶鲁大学聘请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小儿子定柱,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了美术学领域的最高学位——MFA(艺术硕士)。 二、我们来看下这位韩国首席妈妈的家教心得: 1 、 妈妈们要懂得发展自我 2 、 绝对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3 、创造一个在什么地方都能打开书本的环境 4 、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 5 、打开孩子心灵的方法 6 、与孩子沟通的诀窍 7 、让孩子不用督促也会主动学习 下面是对上述7点的阐述,非常亲切、感人,而且分享了很多有用的方法,没时间的话可以先收藏、分享,回头再慢慢看~! 1 、 妈妈们要懂得发展自我 自我发展,就是在个人的职业范围内,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妈妈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开发自我。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亲的能力。母亲对一个家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女性来说, 事业和家庭就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飞 。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愉快地生活,那么,她的整个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母亲应该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个均衡点 。是否进入职场工作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承担的职责,能否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有无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顺序,并解决家庭和事业相互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 记得在我的孩子即将进入高中的时候,我也面临过继续工作还是照顾家庭的选择。当时为了从财团那里争取到更多的研究经费,我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工作,并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在孩子面临升学问题,需要对话和勉励时,我仍然选择了孩子们。 社会学学会的活动刚好订在孩子正式开学的前夕,在我的专业领域里,这是非常重要的聚会,但是我几乎没有去参加过。 2 、绝对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我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心情很焦虑。我日思夜想怎样做个好父母,怎么才算好父母,加上当时又没有别人的指导,连相关的书籍也找不到。我陷在这样的焦虑中,不能自拔。后来,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忆起他们对我的教育过程,瞬间,不只是育儿问题,就连人生问题也好像是重新聚焦了一样,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我的父母不是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人 。他们始终在学习、进步,充实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影响到了很多人,也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我从小时候他们对我的教导为起点,重新回顾了我的人生。这真是一次漫长而获益匪浅的过程。在回忆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如同养分重新滋养了我的内心。对我来说,怀孕不仅是做母亲的开始,而且也是作为一个人,重新考虑今后的路、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等问题的宝贵契机。 一般怀孕的母亲都是如此,在欣喜的同时会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一个好母亲。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一定要听从自己的感觉,有了担心的情绪,不要逃避,不要视而不见,要多考虑如何解决和疏导自己的担心。这时如果想不清楚的话,以后就可能受到影响,偏离好父母的标准。 那么,如何成为好父母呢? 很多父母爱孩子至深,可能认为要一切为了孩子,无条件为孩子牺牲,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全方位受到呵护。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前面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作为父母,关键在于如何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帮助他们看到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想成为最好的引导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了目标,计划好自己的人生,日积月累,始终进步,并有能力去帮助和影响他人,方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如果父母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能给孩子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能让孩子从内心里感到敬佩,那么,孩子们自然不会向他们学习,即使他们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不尽。 仅仅有能力养育孩子,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和优秀的父母。 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标意识,即使为人父母了,也要继续努力。父母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断。做到这点,反而会比无条件牺牲更难。但是,这才是真正爱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要选择的路。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想想,现在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出于真正的爱?我是否被一定要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这种价值观所包围,执着于孩子,而忽视了让自己成为被孩子所尊敬和爱戴的父母?我是否将孩子看作是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的代理人?父母生育了孩子,但并不能拥有孩子。父母和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各自独立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如果爱孩子,就要从“好母亲情结”中摆脱出来,努力做自己。 最好的家长都是孩子的引导者,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 3 、创造一个在什么地方都能打开书本的环境 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 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要想将学习习惯化,就要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刚结婚的时候,在我们租住的公寓里只有一张书桌。我和先生都是喜欢学习的人,对我们来说,一张书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说我可以先在茶几上学习。但先生马上反对,说那样的小茶几怎么能用来学习呢。 然而,我们当时的经济情况并不允许我们购买更多的书桌。所以,我先生只要有时间就去二手市场,希望能给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二手书桌。终于有一天,他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回来了一张看起来不大却很别致的高档书桌。 在我们家,书桌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家具,而是用于学习的特别家具。先生费心为我准备书桌,是因为他不但将我看做他的妻子,更将我视为一名学者,所以这张书桌才显得更加珍贵。每天晚上刷完碗之后,我就坐在书桌前学习;哄着孩子们睡觉之后,我也会坐在书桌前继续学习。看到母亲努力学习的样子,孩子们自然而然将学习当做是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 只要让孩子们懂得学习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于是为孩子做了一切有关学习的事情了。 如果父母能够自然地坐在书桌前,孩子也会跟书桌亲近起来的。比起说“你学习吧”,更有用的是说“我们学习吧”。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我先生无论到谁家里,都会 先观察那家的书桌。 如果人家没有一张像样的书桌,他总是会无法容忍地说上几句。 因为有这样的先生, 我们家里到处都是书桌 。到我们家里做客的人都会问:“你们家里的书桌为什么这么多?”六个兄弟姐妹加上我们夫妻,每人有一个书桌,这样就是八个了。但是我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在房东设计好的地下游乐室里摆上了一圈书桌,把房间布置成了一个图书馆。这下,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两个书桌了。为了让孩子们的朋友来我家时也能够学习,就又多准备了两张。在不太大的家里,光书桌就有19个,再加上餐桌和茶几有时也充当了书桌的作用,算起来就更多了。 因此, 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 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书桌多了,孩子们就自然地想到去学习。实际上,也确实起到了那样的效果。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们放学回来,首先会马上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去地下图书室,做其他自己喜欢的功课,最后才出去玩。 家里书桌比较多,因此在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如果有朋友来玩,就会坐在一旁的书桌上跟着一起写作业或者读书。附近邻居都说,到了我们家,孩子们就会开始学习,甚至有些父母会在每天下午的时候把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们送到我们家里来呢。我们家里的地下图书馆,既是我们家孩子的图书馆,也成了附近孩子们下课后的图书馆。 最近,我还发现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将房间装饰得很漂亮,但是房间里却看不到父母希望孩子们学习的心意。而在我们家,一个房间首先要布置的就是书桌,这样放置其他家具的空间相对缩小了,看上去总会显得很拥挤。此外,先生怕书桌的边角过于锐利会碰伤孩子们,所以全部削下来了。又不是专业的木匠,他的手艺不可能做得好看。如果不知情的人看到,还以为好好的家具被弄坏了呢。 老实说,我也不太喜欢房间这样的模样,我也想像其他的主妇一样,将家里装饰得很漂亮。但是, 我们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呈现出先生对孩子们的心意 。现在回想起来,房间里充满家庭亲情的氛围,可能就是最好的装饰吧。 我并不是说让所有的父母都将书桌搬进房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想要让孩子们学习,要做出怎样的实践,以及这样的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4 、 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 父母相互尊重,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问题。 夫妻间普遍互相尊重的现象,是东方家庭的一道风景。 一说起东方式家庭主义,人们大多会想起家长式作风的弊端,但是,我们的传统有更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我们发掘和发扬。 有些人认为我和先生的感情会特别好,或者共同点非常多。但其实,我们与其他夫妻没有什么不同。也并不是说我们不吵架,只是一开始我们就很了解对方的长短处,所以,遇到分歧,我们更懂得尊敬和认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闹。 我们之所以尽量避免争吵,而是用沟通来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想影响到孩子,想努力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我和先生在学问研究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在琐碎的生活上,却有很多分歧。例如,他对什么都很节省,我则不然。虽然我也不是喜欢浪费或奢侈的人,但在具体细节上经常跟先生发生冲突。如果要请客,我喜欢准备很多材料,这个、那个,丰盛而周到。他却看不惯,每次都跟我强调说,不要忘了工读生的身份。我就不同意,我们是在请客,难道不该比平常好一点吗? “如果要这样,就不要再请客了。”最后,看到说服不了我,他说。 “我再也不请了。”我也赌气。 但是过一天,客人又来了。我想尽我的诚意去招待客人,把菜准备得好一点,用新鲜的材料、上好的食物。我很有兴趣去做这些,虽然这样会非常累。但他竟然一句谢谢都没有,反而责怪我。 我非常难过,但忍着不跟他吵架,并且,我知道我们之间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好客,而是成长环境不同。我的父亲是个企业家,我从小生活优越,而母亲也特别注重饮食;而先生从小离家过寄宿生活,不同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待客标准。通过与丈夫的不断对话,我们彼此慢慢认同了这种差异。 有时候也觉得正如母亲所说, 夫妻之间有差异是好事,这样才会彼此珍惜。 尽管我们尽量避免,但争执还是有的。若被孩子们发现我们在吵嘴,我就会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个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个唱红脸的”这句话,而我也这样告诉孩子们,跟他们讲,要允许差异的存在,夫妻之间的差异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处。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从来都是为丈夫树立父亲的权威。 这也是母亲的角色。 如果母亲不尊重作为父亲的丈夫,孩子也不会认可父亲的权威,这样一来,父亲的教导就无法站住脚。 反之亦然。在妻子成为母亲的瞬间,丈夫就要开始树立妻子的权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认可她的权威,孩子们才会尊敬、跟随母亲。如果丈夫无视妻子,孩子们也会无视母亲;同样,如果母亲无视丈夫,会使孩子们敌视他们的父亲。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很优秀,很懂事,但是她告诉我,她最大的苦恼就是处理不好跟母亲的关系。原来,她的父亲嫌弃妻子没出息,一直跟她说,千万别像你妈妈那样。所以这个女孩从小就跟妈妈疏远,长大后她才意识到这种疏远大大地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自己。但是再想恢复,谈何容易。 夫妻生活中难免会在微小的地方产生分歧,但是,决不能过度。特别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被孩子们看到,他们的不安情绪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夫妻双方如果都抱有以交流来解决一切问题的态度,那么,一切的分歧都容易处理。当然,交流并不可能会完全消除分歧,但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而这样一来,夫妻感情就会更加深厚。 你看,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夫妻相亲相爱的过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会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其实,我们夫妇还有其他很多分歧,但好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对于如何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看法相同,因此才能够互相忍耐,互相妥协。 是的, 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有了这个共同点,我们的其他问题就很容易沟通和解决。 有了这样的环境,孩子不可能成长不好。 5 、打开孩子心灵的方法 我们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这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好时机。 无论有什么样的状况,无论有多忙,在家里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这是我的先生定下的原则。不单单是因为吃早饭对人体的重要性,还因为能够让自己从每天早上开始认知“家庭中的我”。在新婚的时候,我非常厌烦这样的原则,但是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早上看到孩子们的表情和氛围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了,并且能够轻易地提出问题。 看到比较忧郁的孩子,母亲就能表示关心了。但是表示关心并不等于直接向他们提出问题。直接问的话,不但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想跟他交流,反而让他觉得被你发现了什么事情。 尤其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厉害,叛逆、烦恼、忧郁……负面情绪一大堆。如果父母不知道问题所在就直接去问,会使孩子反感,追问太多,则只会让孩子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当中。 这时候,我会问跟这个孩子使用同一个房间的其他兄弟姐妹:“他有什么苦恼吗?” 住在一起的孩子肯定比我更了解情况,跟这个孩子谈谈,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对症下药,效果往往很好。当然,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时候,孩子的好朋友可以担当同样的角色。 在跟孩子交流之前, 多问问周围的人,做好准备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听孩子们抱怨“妈妈你什么都不懂,还……”的话了。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理解交流的性质 。有的话在全家人都在的时候说比较好,而有的话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才能讲。如果不能区别这一点,会让本来就敏感的孩子感到更加伤心,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了。 另外, 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时机,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说“我们来谈谈吧”。 这种单刀直入的形式,会让开始交流之前的氛围变得尴尬又生硬,孩子也很难一下子对你敞开心扉。与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欢的事情,购物啊、看电影啊、看电视啊等,自然地营造一个两人时间,氛围变得轻松自然了,聊天就可以开始了。 此外, 与孩子们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 例如,我就经常利用给孩子们理发的时间,通过给孩子们理发、抚摸他们、给他们擦粉等自然的碰触,我们的亲密感更加强烈。那时自然地问他们我好奇的事情,孩子们便不会排斥。 有一次,从周围的孩子那里听说有个孩子因为异性朋友问题而苦恼,我就假装不经意地跟孩子提起他关心的话题: “新学期有没有转学来的同学啊?我小时候有一次班里转来了一个同学,太帅了,我的心一整个学期都‘咚咚’地跳个不停呢。” 这样一来,孩子也能够自然地提出他自己的问题了。 在听孩子说他的故事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作出评价。如果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他就不想再说了。因此,父母可以提出其他问题,或是同意孩子的做法,来继续诱导孩子讲出来。 “妈妈,我参加班长竞选,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对于这样开始讲话的孩子,马上评价说“你为什么只有这水平,那时候应该这么做……”等等,孩子马上就会闭上嘴巴了。 “你参加竞选,其他同学都支持吗?” 以这种形式提出其他问题,了解孩子当时所处的状况,就可以了解关于孩子人脉关系的情报。如果孩子说有其他的竞争者,在班长竞选中觉得比较困难,就不能直接拿他跟那个竞争者做比较。要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他自己整理好思路。这样一来,他自己就能够分析出竞争者的优缺点,并在日后加以改正。 另外,交流不能像讲课一样事先定好时间,要努力让交流自然地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要给孩子“只要是关于你的事情,母亲什么时候都愿意倾听”的确信,这样,即使母亲没有发觉问题,孩子也会主动开口说出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交流的时候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能给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听我的话”之类的暗示,最好表现出相反的态度,让孩子感觉他是在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这样,他会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 6 、与孩子沟通的诀窍 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一长大,就跟自己有隔阂了,什么事情都不爱跟自己说,而他跟同学、朋友却好像无话不谈。 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 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谁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孩子不跟父母沟通,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跟父母沟通没有意义。一来,父母不理解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来,父母不能提出建设性或者启发性的建议。如果跟父母说说心里话,父母总拿自己的经验大做文章,听不进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的话,哪个孩子还愿意跟父母谈心呢? 好的父母要始终记住两个词语:聆听,建议。 二儿子东柱在医大做研究员的时候,有个财团提出了研究课题,东柱积极响应,提出了一整套企划,但最后,研究费用却被在他看来比自己的企划案做得差的人得到了。东柱觉得自己的方案非常优秀,心里很不平衡,马上给我打来电话。 “那人提出的企划案跟我的性质相近,但是水准比我的差,结果我的研究申请被拒绝,他的却被选用了。怎么可能这样不公平呢?” 听到这话,我跟他说:“东柱,不要认为这件事是你跟这个财团的最后一件事,要把它当做这是你们之间合作的开始。毕竟,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定下来,你还有努力的机会。如果你真的对自己的研究项目有信心,就接受结果吧。不要在背后不满和抱怨,那样无济于事,别人也不会知道。去联络评价你研究项目的人,问清楚你的研究项目为什么被拒绝、不足在哪里、为什么没有给你研究费用,借此再次有条理地向那个人说明你研究项目的优点吧。” 听了我的话后,东柱特地从波士顿赶到华盛顿去找那个负责人,将自己研究项目的特点向他一一说明。最终,东柱得到了那个美国最大财团的研究费用,成功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如果东柱当时没有再做尝试,只是一直在那里抱怨的话,肯定就失去了一次推进研究项目的机会。东柱说,我的建议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所以非常感谢我。后来,在他的同事们申请研究费用的时候,他也提出过同样的建议。 其实,我学习的是社会学,东柱学习的是医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但是在学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相似的,我也曾用这样的方法去申请过研究费用,好几次都取得了成功,所以才能够给孩子实质性的建议。 我自己非常珍惜这样的经验,不仅让自己有所收获,同样也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我特别有做父母的成就感。所以,我以我的经验告诉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长,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这样,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才能担当起一个有意义的角色,而不是陪着孩子一起发愁。 很显然,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我又想起我的大儿子京柱。他上耶鲁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一件什么事情,他给我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 放下电话后,京柱的室友说:“我非常羡慕你,我都不敢把这样的事情跟我母亲说,你有这样能听你说说心里话的母亲,真是幸福啊!” 我自己也很骄傲,作为母亲,能成为孩子喜欢的倾诉和交流对象。我始终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有些家长说,孩子跟自己没话说;也有些家长说,自己不懂现在的孩子在想什么。其实,当孩子渐渐长大,他的生活内容会发生很大变化,思想也会跟着不断变化,一天一个想法。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才能走近孩子的内心。这样,真的聊起来,父母和孩子之间可以聊的东西有很多。 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世界,就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很想给孩子帮助,也找不到方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扇门被关闭了。父母不能为孩子指明方向,长期这样的话,孩子和父母都会有挫折感。孩子按照孩子的想法,父母按照父母的想法,没有更好的解决途径,双方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互相观望。 7 、让孩子不用督促也会主动学习 一个人的才华,会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熠熠生辉;而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了高洁的品格,他的光辉才会散发和蔓延,才会照耀到他人。才华像是蒲公英的花朵,而品格就是微风,风吹过,蒲公英的小伞才会在空中翩翩起舞,飞到四面八方,把种子播下。 品格的魅力每每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喜,它能让一个人更努力,更开阔,更柔软,也更有力量。这一点我也能常常从我的孙儿们身上感受到。 一次,大儿子京柱的女儿给我打电话,说她暑假要去南美,为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做点事情,还说她明年要去帮助海啸遇难者家属,为他们盖房子。她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是欣慰。 还有一次,三儿子洪柱的女儿找到我说:“奶奶,我正在筹集艾滋病基金,请您帮忙捐些款吧。” 当时正赶上我事情特别多,每天忙得团团转,很难抽出时间去银行,所以只能告诉她:“奶奶不敢向你保证,但我尽量抽时间,争取在最后期限内给你汇过去吧。” 话虽这么说,但因为孙女是第一次拜托我,又是在做好事,我一定得支持一下。于是第二天就把钱汇了过去。 之后不久,我见到孙女,那孩子兴奋地跟我说:“奶奶,我已经筹集到四万美元了!” 当时,她还只是耶鲁大学一年级的普通学生,能筹集那么多钱,其实很不容易。而当我得知她同时还是这次募捐活动的发起人时,我更是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她只是一个参与者而已,没想到她在关照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还发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 你看, 孩子的才能就是这样一点点锻炼起来的,不是为锻炼而锻炼,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悄悄生长起来的,就像你无心撒下的种子,没有刻意等待,说不定哪天它就发芽了。 我知道,这次活动带给孙女的喜悦和成就感,会鼓励她以后投入到更多更大型的公益活动中去,而这些活动也会令她今后的路越来越坚实和开阔,让她和她周围的人都受益。想到这些,我很放心,也很欣慰,心中的骄傲和感动是无以言表的。 这也证明了, 比起才华来,品格更能带给他人感动。 现在,只要孙儿们参加帮助他人的活动,我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后来,他们果真都陆续做了很多事情,有的为海啸遇难者家属募集资金;有的在法律事务所为那些艾滋病患者代写遗嘱;有的穿越大半个美国,给穷人建房筹集环境基金;还有的帮助那些不能公开遗嘱的人们代书亡后法律事务文书…… 孩子们始终有个目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 一旦这样的意识在他们内心扎根、生长,慢慢成为一种信念,他们就会获得无限的力量。他们会全心全意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会努力增长自己的体力和才华,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就像他们的父母——我的六个子女——一样。 这也是我的孩子们最终成长为大人物的道路:不是为了成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为了帮助他人而努力。帮助他人需要施展才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式时,我都会这么说:“不要只培养孩子的才华,更要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希望年轻的父母们都能牢记这一点,这就是即使你不督促,孩子也会自发学习的秘诀,也是培养被人们所喜爱和尊重的大人物的秘诀。 古时候,书生们总是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学习。这样一来, 学习知识就不单单是积累信息,而是在积累智慧,累积德望。 但是,让我痛心的是,当今社会已经逐渐抛弃了这些优良的传统。父母似乎忘记了孩子学习的本意,只是单纯地认为孩子学习知识是为了过上好吃好喝的日子。 所以,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的人越来越多,但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有影响力。这难道跟我们父母的教育理念没有关系吗?
4472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底特律正式宣告破产
热度 2 稻草 2013-12-4 08:11
旧金山12月3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联邦法院于当地时间12月3日上午做出裁决,批准底特律正式宣告破产,美国曾经的汽车之城风光不再。   《华尔街日报》消息称,美国联邦破产法官斯蒂芬·罗兹做出裁决: 底特律市符合联邦破产法第9章的相关规定,符合申请破产保护的资格。这意味着底特律于今年7月提交的破产保护申请正式得到通过,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负债超过180亿美元。   《纽约时报》认为,如果底特律符合破产债务重组资格,城市应急管理小组将通过加税、裁减政府公务员等措施减少公共支出,还清部分债务。计划或将于2013年底提出。   许多法律专家和政府官员都认为底特律符合破产保护条件。底特律市目前债务庞大,欠下180多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和数十亿美元的短期债务,使底特律的破产成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破产案。   底特律破产后,有关各方将就债务数额、偿债情况等细节展开论辩,任何一个裁决都将引来工会组织、退休人士等债权人的诉讼。破产律师称官司可能会耗费1到3年,开销昂贵。   底特律是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也曾是美国第四大城市。1896年,亨利·福特在位于底特律的厂房里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底特律也因此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之都。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31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欧美凭啥耻笑中国对菲律宾“抠门”ZT
热度 4 水壶灌满 2013-11-17 02:12
英国《每日电讯报》首先断章取义地误读了中国政府对菲律宾救助仅有10万美元的讯息,直言作为地区超级大国的中国自损形象,相较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对菲律宾动辄千万美元的援助,甚至不足援助额的百分之一,更声称中国并不值得乐观地给予信赖;而美国《华尔街日报》则随后与《每日电讯报》遥相呼应,故意抛开了台风“海燕”亦使得中国300余万人受灾的事实,刻薄地挖苦了中国在人道主义及菲律宾的私人恩怨两者之间愚蠢地舍本求末,俨然捐款数额的差距便已经决定了中国相比欧美国家的卑微渺小。于此且借用美国《纪事》网络杂志的一席话:“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很有可能会记住哪些国家更慷慨。”,窃以为上述理论同样适用于曾几何时饱受汶川地震之痛的中国,回眸当年国际社会对中国汶川地震的捐款数额,我却赫然发现偏狭局限的绝非中国人对民族感情的维系和对中菲紧张关系的审视,而是许多曾经并不“慷慨”的国家竟在今朝妄自向中国人说教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各国政府对中国汶川地震的救助捐款数额,其中英国捐款折合人民币1360万元、澳大利亚捐款660万元,与香港《南华早报》所报导的英国和澳大利亚分别向菲律宾承诺提供960万美元和938万美元的捐款数额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眼下对菲律宾提供2000万美元救助的美国当年却仅仅向中国汶川地震救助折合人民币350万元,在这份榜单的下半区中与财力极为有限的亚洲小国老挝并列;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是纵然坦桑尼亚乃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但坦桑尼亚仍“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地为中国汶川捐款4万元,经济状况要远比坦桑尼亚为优的菲律宾却近乎一毛不拔,整份各国政府为汶川地震捐款的名单中根本没有关于菲律宾政府任何的捐款纪录。平心而论,且撇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14日表示向菲律宾灾区人民提供价值1000万元人道主义救灾物资的承诺不议,中国能在300万同胞仍然受灾于台风“海燕”的当下,在分身乏术之际给汶川地震中对中国灾区人民视若无睹的菲律宾提供10万美元的援助又有什么羞耻和惭愧可言?中国以德报怨的恢弘气度和对待灾难无国界之别的大国担当足以回击挑拨离间、用心险恶的西方媒体。反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对中国与菲律宾态度的迥异,再联想到那并不平等、大相庭径的捐款数额,或许我们更有理由质疑欧美国家所凛然自居的、公私严明的“大国形象”。 览欧美各大媒体对中国“抠门”的责难,其中较有新意的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见解。《纽约时报》以中国盟友巴基斯坦发生地震,中方提供150万美元援助的境况和今朝对菲律宾第一批援助10万美元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并借此暗示了国际关系是左右中国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因素。对于这样的推论,我认为对了一半、也错了一半:错的是人道主义不分地域,算上中国外交部所承诺的后续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援助,中国对菲律宾的扶持已丝毫无逊于对巴基斯坦的救助;对的是相较于巴基斯坦友人,中国人确实并不喜欢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脸上常挂着的那丝诡秘微笑,也时常因阿基诺三世笑容所勾起的新仇旧恨而悄然降损了救助菲律宾的热情,换而言之,对菲律宾的援助并不等于对菲律宾待华政策的妥协,其出发点仍只是中国人民对菲律宾灾区苦难灾民换位思考的体恤和关心。遥想当年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悍匪劫持,因菲律宾特警无能而不幸罹难的往事,阿基诺三世却始终并未向中国人民致歉,第一次在中国公众面前露出了漠视生死、麻木不仁的冷笑;菲律宾在中国南海主权问题上强词夺理、豪夺诈取,悍然打破东盟“南海共识”的阿基诺三世在谈及美国会支援菲律宾时的得意大笑,让我们终于对“狐假虎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到如今当菲律宾群众抱怨灾区的治安不佳之际,写意在阿基诺三世脸上的仍是往昔记忆中那抹放荡不羁、轻佻率性的迷离一笑,他奚落菲律宾群众般地反讽道:“你还没死,对不对?”此时此刻,我方赫然惊觉阿基诺三世对香港游客生死的漠视、对黄岩岛渔民之殇的避而不谈、以及对中国汶川地震中无数灾民的嗤之以鼻兴许从来都已顺理成章,因为便是对着他自己身傍的菲律宾灾民,阿基诺三世又可曾有过任一丝、任一毫发自肺腑的怜悯?能否某一时、某一刻在谈论中菲群众生死大事时收起他那不合时宜、令人生厌的笑靥?若说西方媒体借机搅合南海局势、诋毁中国外交政策乃是中国被谩骂“抠门”的直接导火索,那么阿基诺三世自身性业为人的不足却无疑更是令中国人民与菲律宾人民心灵距离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既造就了当年菲律宾政府对中国汶川地震援助工作的无动于衷,更催生了今朝中国是否应该援助菲律宾的情感争议性。 与中国和菲律宾双方面都非亲非故的英国好友彼格则表示:“救援筹款和物资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并不存在因数额大小所佐定的高低贵贱之分。说到底这只关乎一片心意,中国也有很多人受灾,理论上甚至没有向同在患难中的菲律宾给予经济援助的必要。当然也正因此,中国就更毋须因为一些媒体攀比起各个国家的捐款数额而意气用事地继续加注,所谓的国际形象显然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并非仅凭金钱便能堆积起来。今天中国忽然说要多援助菲律宾1000万,你们那真正忠实的老朋友巴基斯坦难道就不会为你们老好人般的厚此薄彼而灰心气馁吗?”其实彼格的这席话我们又何尝不知,以菲律宾代表萨诺近日在1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含泪向发达国家追讨“气候债务”5亿美元为例,黔驴技穷的菲律宾宛然已像是中国的一部分“假摔老人”,当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人善意地将苦难中的“老人”菲律宾扶起后,菲律宾便声泪俱下地向其他人索要赔偿金,认为是旁人所酿造的气候问题如车辆一般地将他猛然撞倒,偏激的背后更可见菲律宾眼下对钱财的趋之若鹜、对人道主义善心的得寸进尺,也就难怪身为旁观者的彼格也为今日姑息迁就、息事宁人的中国捏了把冷汗——善良的、只想做个好人的中国人终究又多掏了1000万元腰包,正中西方媒体“激将法”的下怀,想必阿基诺三世断然又将情不自禁地会心一笑吧。
23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支持日本将是悲剧--我在华尔街日报的评论
热度 10 岳东晓 2013-11-6 13:10
华尔街日报前几天发表了一篇未署名的评论,称钓鱼岛应属日本,该文下面一片谴责之声。下面是我在那里的评论的截屏。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6192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好莱坞导演呼吁日本应向中国道歉
稻草 2013-8-15 08:19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3日消息,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12日在日本召开新闻发布会,敦促日本就其二战时的罪行向中国等亚洲国家道歉。此外,斯通还指出,日本不应依靠武力来解决其面临的安全挑战。   报道指出,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对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伤害。尽管日本领导人称对此“深表懊悔”,但日本阁僚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及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的行为,让其他国家怀疑日本正视历史的诚意。斯通说,日本若拿出诚意、诚恳地道歉,国际社会将用头版头条报道这条消息。   目前,中日因岛屿领土主权问题关系紧张。斯通认为,日本的长远利益更多的依附于中国,日本应全面看待两国关系。他对日本说:“不要把中国看作是你的敌人。试着以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从向中国道歉,向被你们杀害的中国人道歉开始。”   事实上,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多次向美国求助。斯通将日本比喻为出去寻衅滋事的孩子,惹上麻烦就跑回来找自己的大哥,让他出马帮自己解决问题。斯通认为,日本应该表现出和平解决争端的态度,带头营造一个和平的世界。   据报道,斯通访问日本是为了推广他的系列纪录片《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该纪录片中有关于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的讨论。与斯通合作拍摄该纪录片的美国教授彼德-库兹尼克表示:“我们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多,也感觉到更多的困扰。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日本正视历史有多么重要。”他指出,日本和美国在共同编织一张谎言之网,并向人们讲述并不真实的历史。
4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偷情新趋势 巾帼直追须眉
热度 5 wx1wx2 2012-10-22 04:15
研究人员相信,全美妻子偷情比例正在接近丈夫。(《华尔街日报》图)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但是,研究人员再次对金赛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相信妻子偷情的比例接近丈夫。这种不忠的长期代价是许多美国人所熟悉的:离婚。 全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社会总调查”自从1972年就开始提出同样的问题,成为这方面最可靠的研究项目。根据2010年的调查结果,19%的男子说他们在婚姻某个阶段不忠,低于1991年的21%;自称有婚外情的女子比例从1991年的11%上升到2010年的14%。 印第安纳大学、金赛研究所和古尔弗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2011年的研究发现两者差距更小:23%的男子和19%的女子都报告有过婚外情。这些数字显示,偷情方面的性别差异正在缩小。同时,研究人员相信,实际偷情数字要高于调查结果。 报道说,应当强调,美国的偷情并非严重蔓延或不可避免。调查发现,多数人都重视一夫一妻制,也都认为婚外情是有害的。如果相信社会总调查结果--14%的妻子的偷情,那就等于说84%的妻子不偷情。 另一方面,调查也显示女性在偷情方面正在追上男性。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女子偷情的理由很类似:要证明自己的吸引力、感情联系、欣赏和自我价值,当然不用说还有新关系带来的兴奋与激动、暂时摆脱长期夫妇关系的沉闷。 研究人员还认为其它因素也可能引导女性出轨。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媒体暗示。打开任何一周的电视节目,婚外情都超过婚姻性生活。由于节目中都把女性描述成积极参与者或挑逗者,节目给人一种婚外情可以接受的感觉。 另一因素就是更多旅行、更多夜间工作和同男性的更多互动,这就意味着对新一代女性出轨的机会和诱惑倍增。(编译:闻秉善) (zt)
576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2 00:51 , Processed in 0.042948 second(s), 15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