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七七事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抗战史上22场大会战 (中)
热度 1 天涯过客 2015-8-29 14:17
抗战史上22场大会战 (中) 2015-08-26 川军抗战历史研究会 “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军队同日本军队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薛岳、罗卓英、王耀武、关麟征、杨森、张灵甫 此役,日军集中10万兵力,劳师南征,未能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作战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击、侧击,部分日军陷于包围,损失惨重。日军承认“此次会战与南昌、襄东(即随枣会战)两次会战,颇有决战之势。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行动艰苦,在会战后期,于中方反击下匆匆撤退,士气大受影响。此次会战,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白崇禧、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郑洞国、陈明仁、戴安澜 日军侵占南宁和昆仑关之后,国军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李宗仁、陈诚、张自忠(阵亡)、汤恩伯、黄琪翔、孙连仲、孙震 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此役,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 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李宗仁、汤恩伯、孙连仲、李品仙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余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罗卓英、王耀武、张灵甫、韩璇 为保证南昌及其附近占领地的安全,日军发动企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进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的日军仓皇撤退,予日军以重创,日军伤亡高达1.5万人。 13.晋南会战(中条山之战)1941年5月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卫立煌、杜聿明、傅作义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由于中国军队疏于防守,临战又缺乏物质和精神准备,因此遭到惨败,伤亡惨重,退出中条山。此战日军伤亡9900人。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薛岳、杨森、赖传湘(阵亡)、欧震、王耀武、王甲本、刘振三 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总兵力达12万余人。此次会战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击落飞机6架,击沉汽艇9艘,使其日军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 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薛岳、杨森、李玉堂、方先觉、夏首勋、陈沛、孙明瑾、余程万 这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薛岳将军负责的第9战区一线兵团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相当的损耗和迟滞。待敌深入长沙预定决战地区,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进攻。 同时,第二线反击兵团周密协同,对日军进行合围。日军屡攻长沙不下,周围中国军队又不断压缩包围圈。日军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只能空投补给。日军见势不妙立即展开退却。 我军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敌狼狈逃窜,至1942年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 由于第9战区部署得当、协同密切,作战得力,从而取得了此次会战的胜利。此役共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个人分类: 留档珍珠湾|5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为了讨好日本 斯大林屠杀30万远东中国人
天涯过客 2014-12-14 19:00
ZT:为了讨好日本 斯大林屠杀30万远东中国人 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不仅不支持中国抗日,为讨好日本反而大规模迫害居住苏联远东的华侨华工,逮捕关押并处决,流放到北极圈任其自生自灭者不下三十万人。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当时的斯大林,可以资助共产党在内地发展,与国民党军队争夺天下,却绝不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一九四 ○年后,东北抗日联军已无立脚之地,余部进入苏联,以为会得到给养和帮助,重返抗日前线。但经请示斯大林后,被全部缴械,关押劳改。   七七事变后,斯大林为了讨好日本人,特别是在日本占领武汉以后,斯大林认为中国事实上已全面亡国,因此加大了对远东中国人政治迫害力度,把远 东的十多万世代居住的华侨和二十多万中国客商劳工,安上各种罪名:如社会危险份子,有害份子,日本特务,分别判刑数年到十多年。幸运的被发配远离日本占领 地的中亚无人烟地区的青山脚下,更多的发配到西伯利亚的高寒地带去服苦役。海参崴这样的城市,华侨一个也不准居留。   斯大林对远东华人赶尽杀绝   十月革命前,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中国人的店铺林立。据莫斯科一位汉学家去年在联合国《世界华侨史》广播文稿中提供的研究资料:十九世纪中叶,海参崴有一千三百多家中国商店,而俄罗斯才有一千一百多家。   “中国人常常骑马把商品卖到周围和偏远的农村。中国货价便宜,很受当地人欢迎”。大批华商、华工从海兰泡入出境,到海参崴、伯力附近城镇经商 或做工。“每年仅季节性临时工过境的就有二三十万人?,“一般是夏季来做工,冬季返回”。“他们一个人一个月可以挣十五至二十个金卢布,能工巧匠多一倍 钱,俄海关允许带回中国一半……”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起,苏联对远东边界看管加强了,主要防控中国人进出,利用苏联抗日。日本全面侵占中国,斯大林更不客气了,对几十万华侨、华工的迫害与希特勒当年迫害犹太人几无二致。   苏共当年对中国男青年迫害尤其严酷。我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叫赵福昌的青年,住在距离伯力近五十公里的农村,到伯力买东西,被苏联大兵不由分说地抓走。塞进一间已关押了三十多名中国人的临时牢房。   审问时逼他承认是“日本间谍!?赵答:“不是。我早就在这里住,还有妻子……?审问者根本不听,挥手带回去。经一位朝鲜人翻译指点:“不承认 就会被枪毙。”第二天提审,赵便承认是日本特务。并编造为日本人刺探伯力的苏联空军数量。由于“态度好”,被从宽判刑十年,发配到北纬六十三度的北极圈的 雅库茨克。这里夏季两、三个月没有黑夜,冬季两三个月无白昼,气温低到零下五六十度。外来人约有一半不久就死去。赵福昌仰仗青壮年,耐受力强,活了下来。 “刑满”回到了伯力,一九六六年谢世。   十多年前,笔者在外兴安岭的结雅斯科附近农庄,遇到了三位中国老人。其中一位已八十岁了,是烟台福山县人,叫张德魁,见到我们两位中国人哇哇 大哭,“可见到祖国亲人了!”(半个世纪没有看到从中国来的人)他们是一九三八年从海参崴被清理赶出来的。“家口”(老婆孩子)给轰到哪里去了,是死是 活?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八名中国男人,被发配到这高寒地带,密林深处,那五人已先后故去,现在只活着他们三人。我向他们说,中苏关系改善了,中国已经改革 开放,你应当回老家看看。张说:“老家不可能有人了哇……”我心里很酸楚,依依惜别。好在苏联女人多,这些人都有了老婆孩子。   共产党老党员回忆斯大林迫害华人   共产党早期党员河南人马员生,一九二六年被派遣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及列宁学院学马列。与董必武、王若飞是同期同学。但是一九三○、一九三七、一 九四九年几次“肃反”屡屡被捕判刑。原因是他曾经称赞过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托被斯大林搞掉后,就追查同情者。他坐了苏联三十年的牢,一次次被判刑流放, 直到一九五五才回到中国。后经董必武帮助恢复党籍,在富拉尔基东北重型机床厂担任技术处处长。一九八四年出版了一本真实生活的《旅苏记事》,群众出版社 “内部发行”。该书中写道:   “一九三九年夏,一批中国人约有一百多,坐船路过农场到沃尔索特去,也因水浅,停在岸边,他们的未来得和我一样。谈话中知道他们大部份是从海 参崴来的。据说,日本占领武汉后,苏联开始对在海参崴附近一带的中国人进行大规模拘捕,许多人被判刑八年、十年,还有十五年的。都给网上各种罪名……”   “过了不久,又发来一小批女犯人,有人告诉我,中间有两个中国女人。我很奇怪,便怀着好奇心去找她们……据她们说,一个中国人叫黄南波,一个 朝鲜族中国人姓朴,曾在东北抗日联军中和日本人打过仗。年龄很轻,都是二十多岁。一九三七年被派到莫斯科学习,一九三八年忽然被捕,说她们是侦探,判刑到 这里.....”   “一个五十多岁的山东老头郭金玉,他从山东来到东北黑河地区金矿做工,夏天到呼玛山上顺黑龙江向下流放木排,他押运的木排被冲到苏联边界。被捕后,也以‘侦探嫌疑’判刑八年。这个人又瞎、又聋、又哑,俄语一句不会。竟然也被判为‘侦探’……”   马员生回忆说,自己被发配时,士兵们把“犯人们”押上木船顺流而下(流向北极),直到船搁浅了,把犯人和一袋土豆种子卸下来,他们就回去了。“犯人们”要自建房屋、寻找食物,才能生存。许多人饿得上垃圾箱里拣食物吃,结果第二天就腹泻而死。   马员生看到的,经历的大批犯人和远东地区流放过来的人,能活着回去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远东地区除了华侨以外,还有大批华工,所以至少有三十万人被全部剥夺了财产、迫害流放,其中二十万以上的人已经被折腾死。这是种族大清洗,种族性迫害!   西伯利亚流放地至今难以生存   现年五十九岁的瓦西里,是位憨厚老实的技工,祖父早年移居乌克兰,父亲是德国后裔,母亲是乌克兰人,住在基辅。苏德战争开始,他的父母和成千 上万的外籍侨民一道,被装上囚车,押解到西伯利亚离伯力向北三百多公里,在原始森林里没有路的地方,把她们推下车(斯大林交待流放方法,无论用船用车,都 是向北极驰到无路为止,然后将押解人推下车自生自灭)。那是冰天雪地的隆冬,零下四十多度,什么也没有。人们得用冻僵了的手脚,迅速砍树架屋,才能活下 来,瓦西里父母便死在那里。   第二年春天大兵们来看看,有活下来的,命令你生产粮食交公,到时候交不出来就地枪毙。   去年夏天,我们开着拉达越野吉普,和瓦西里一道从伯力北行三百公里,到埋着他父母的“家乡”看一看当年的情景。我们沿着原始森林的便道向里面行驶了大约五十公里,这里是瓦西里放养蜜蜂的地方,几十箱蜜蜂,一天每一箱可摇(甩)出一二十公斤蜜。   原始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条件的严酷是难以想象的。我们的吉普车在崎岖的路上,时速只有五十公里,行驶十几分钟,挡风玻璃被撞死的蚊子便糊的满满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开门下车擦擦玻璃,立即被成千上万只蚊子,一路叮咬,一会儿又得下车擦玻璃……   到达蜂场拿出摄像机,但镜头被蚊子、小咬糊满了,什么也看不清,根本不能拍摄。五十多年前,大自然比现在还恶劣严酷,那时候那些发配来的中国人和德国后裔,是怎么活下来的!又怎么能够走出来!俄国流放政策的冷酷狠毒可见一斑。   可以设想在中国被日本侵略、蹂躏最苦难的年代,斯大林如果同情、支持中国的抗日,几十万人的中国侨胞和华工,组织训练成抗日队伍,利用几千公 里的中苏中蒙边界,不断地出击袭扰,那一定会使日本鬼子首尾难顾,乱了阵脚,不敢全力进犯主战场,中国的抗日形势和胜利时间,就大不一样了。   邀请苏军出兵东北是历史错误   日本从来没有进攻苏联的计划,他们倒是害怕苏联的攻击或中国人从苏境打进来。所以在黑龙江千里边境构筑了许多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一二米厚的钢 筋水泥连环堡至今犹在。日本人仰仗的是关东军,关东军的大本营就在东北,后来关东军敢于只留下个空架子,就是他们知道斯大林帮助他们把边境对面的中国人, 逮捕流放,扫荡精光,才放心进攻华北华南。   一九四四年在大洋洲瓜达卡纳岛,美军的一位情报上尉从俘获的日本战俘暗号中破解出,原来这是真正的关东军。留在东北的“关东军”早就是老弱病 残组成的空架子了,真正的关东军已消耗在太平洋战场上。上尉立即把这一重大发现报告上司,可惜他的上司只是个少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送到海军部长史汀生 那里。如果那时美国总统知道个情报,就不会讨价还价邀苏联出兵东北。那中国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大量捐款,支持国内抗战。但是离国最近人数较多的苏联华侨,在斯大林淫威下,都没有轻举妄动。   在盟军帮助战败德军,签署了雅尔塔协议,斯大林要足条件后,才答应出兵东北。等到两颗原子弹爆炸、日本大势已去,八月九日,日本“天皇”下诏 无条件投降,当天苏联才“紧急”对日宣战并断交,八月十日出兵东北,受降关东军。资料记载,苏军共俘获五十六万日军,全部押到苏联西伯利亚做苦工,采伐树 木,建造一栋栋“木克楞”房子。日俘当然也在那恶劣严酷的大森林里苦干,许多人绝望、经常有人剖腹自杀或集团点燃住屋自焚。没有活回去多少,这倒算是对侵 略军的一种惩罚。
个人分类: 留档珍珠湾|4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七月的重庆
热度 5 晓亮 2014-7-23 09:10
昨天重庆天气骄阳似火,解放碑前人头攒动,七七事变纪念日的今天,曾经的几位老兵又团聚在一起。几天之前,也是在解放碑前,日本大轰炸的受害者们曾经在这里出发前往日本,他们前仆后继,发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这些大轰炸受害者和日本的血债是子子孙孙也要偿还的。今天,我们在讨论抗战时期的老兵是不是也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呢?特别是重庆刚刚申请了许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另一种更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却被遗忘。如今,城镇下岗、无业伤残军人和农村伤残军人基本养老保险减免法规政策现在仍然是空白,和其他一些国家比起来,那些老兵的处境实在是令人心酸。如今马上就是抗战胜利几十年了,据统计直到今天,国军抗战将士在全国已不足2000人了。这些曾为国奋战且还活着的英雄们,也许更值得我们关注,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欠他们一份致敬!这也许是中国人善待英雄最后的机会了。但是现在,他们绝大多数生存在乡村或城镇某个角落,战争的创伤使他们大都病痛缠身,有些还丧聪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对于尚健在的“国军”抗战老兵来说,困苦的泪水在拷问社会的良知,给予这个特殊群体一份认可与临终温情,慰藉他们饱经磨难的心灵,已是刻不容缓了。
119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记七七事变 和风天
热度 11 Chi202 2013-7-12 22:37
国难当头仗剑飞, 汉唐霸气王师归。 墓碑林立英烈影, 清酒一壶杯中悲。 风天 芦沟含恨苇花飞, 雄狮吐气王者归。 酒祭桥头烈士影, 誓雪前朝裂土悲。 mayimay/Chi202 国难当头英烈伟 , 抗击敌寇后人随 。 无悔一场七尺泪 , 他乡忠骨有何 悲 。
6937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珍珠湾规则细则补充--禁止诋毁抗日
admin 2013-7-8 00:06
今天是七七事变的纪念日,对抗日者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的,这里没有你们的市场!要开玩笑,有很多话题,莫把反日话题当玩笑!!没有任何人强迫反日,亲日言论也是允许的,但若对反日进行攻击,则是形同倭伥,本站将断然处置。 根据珍珠湾规则II.2, 制定下列细则,请各位湾民及网管注意。 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揭露日本罪恶、揭露汉奸的言论(下称“反日言论”)属于受保护言论,任何攻击、贬低、嘲讽、影射反日言论的内容将视为违背规则 II.2,应与删除,每次删除即视为警告,三次警告则封ID。
个人分类: 网站规则|12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七七事变纪念日游南京玄武湖
热度 15 岳东晓 2013-7-7 21:34
七七事变纪念日游南京玄武湖
日本军国主义不灭,中国人民平静的生活还能维持多久? 今天在玄武湖转了5个小时,还登上了明代城墙。快出公园的时候,看到一个南京市民的草根管乐队,他们演奏的曲目是歌颂毛泽东的。
17521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毋忘历史-记七七事变
热度 19 清风摇翠 2012-8-18 10:10
毋忘历史-记七七事变
前按:本网站的创始人岳东晓博士要我自表清白,呵呵,似乎不写文明确表明我的态度,我就可以被划到亲倭寇情结里了。看来还要感谢岳博士,谢谢您没有直接把我划成倭寇。估计也是不太容易划为倭寇,毕竟,我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且以前也说过自家和日本没有任何瓜葛。谢谢您高抬贵手!可惜了,您要是早生几十年该有多好啊!土地革命时期,有不少人顶着“AB 团”的帽子被杀,杀他们的是他们那些叫嚷着革命的同志们。延安整风期间,也有人被“怀疑”而审查而受委屈,好在这些后来被平反了。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小将们革命口号喊的震天响,帽子挥的满天飞,所以,就有一些历经生死,没有死在敌人手中的革命者们被打成“叛徒”等迫害致死。 同样的质疑观点在国内的网站上被骂作“5毛党”,在这里是“亲倭寇”,很有意思啊,不是吗?难道说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区别? 好吧,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看来如果我不表下自己是否清白,岳博士估计是很想。。。 下面的文章是我写于去年七七事变时的,发在了我的新浪博客里,看来我还是有点先见之明的,知道会在一年后被远在太平洋东岸的人怀疑“亲倭寇情结”,所以,提前一年多发了这篇文章,至少还能说明下我是否“亲倭寇”。平心而论,我已经不在乎岳博士对我的看法,岳博士不是法官,至少他还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辖区内的法官,所以,我是否“亲倭寇”不由他来宣判。我来这个网站最早是应鹏兄所邀而来,到这里之后又认识了一些让我非常欣赏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原文链接(请岳博士注意发表的时间,顺便说下,我是一个电脑白痴,所以,如果有人怀疑我将文章发表的时间做过更改的话,那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3869010100s878.html 毋忘历史---记七七事变 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七十四年前的今天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日。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起到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据估计,中国军民死伤人数达3500万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数字来源于维基百科)。 回首战后至今,日本一直没有为其所犯罪行向中国正式道歉,这种不认罪的态度说明了什么?!中华民族是善良的,但是,这善良不代表能忘记仇恨! 毋忘历史!毋忘国仇! 蒋介石先生1937 年 7 月 17 日在庐山第二次谈话会上讲演    各位先生,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置,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此事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的存亡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诸位关心国难,对此事件,当然特别关切,兹将关于此事之几点意义,为诸君坦白说明之。    政府的一贯主张    第一,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本年二月三中全会宣言,于此更有明确的宣示。近两年来的对日外交,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国内外都可共见。我常觉得我们要应付国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的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 “ 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 。    跟着今年二月三中全会,对于 “ 最后关头 ” 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于和平的爱护。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卢沟桥事件能否解决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第二,这次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不是偶然突发的,但一月来对方舆论或外交上直接的表示,都使我们觉到事变发生的征兆。而且在事变发生的前夜,还传播着种种的新闻,说是什么要扩大塘沽协定的范围,要扩大冀东伪组织,要驱逐二十九军,要逼迫宋哲元离开,诸如此类的传闻,不胜枚举。可想见这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的。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极,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的军队无限制的出入我们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经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札。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我们已快要临到这极人世悲惨的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六年之久,继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五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北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我们是应战而不是求战    第三,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国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国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至于战端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更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希望和平解决但固守我方立场    第四,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约束。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对方犹能设身处地,为东北民族作一远大打算,不想促成两国关系达于最后关头,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对于我们这最低限度之立场,应该不至于漠视。总之,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常到最后关头只有抗战到底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幸侥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达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 年 9 月 22 日中央社电文 亲爱的同胞们: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这对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前途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啊!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已经定下了,我们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前提也已创设了,中共中央特为我们民族的光明灿烂的前途庆贺。   不过我们知道,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炎黄子孙,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这就是:   (一)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   (二)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   (三)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首先须切实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与改善人民生活。   凡此诸项,均为中国的急需,以此悬为奋斗之鹄的,我们相信必能获得全国同胞之热烈的赞助。中共愿在这个总纲领的目标下,与全国同胞手携手地一致努力。   中共深切知道,在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前进路上,须要克服许多的障碍和困难,首先将遇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阻碍和破坏。为着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误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我们伟大的悠久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万岁!
26338 次阅读|33 个评论
分享 母亲回忆抗战初期广东地区的国共和作-(旧文重贴)--八一征文--八一比武--亦文亦武 ...
热度 15 路不平 2012-7-15 11:34
(由弟弟电话整理) 八年抗战的八年是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算起,但是中国人抗日是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 1935 年一二九学生运动就是抗日救亡运动。 1936 年 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就是为了抗日。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广东的武装只剩两支,一支是海南岛冯伯驹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就是这段历史;另一支是古大存领导的海陆丰一带的东江红军。中共 1936 年在广东各地陆续恢复组织重建,并建设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了,但这种合作在基层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国民党政府与地下共产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合作抗日:国民政府是公开的,共产党是地下的;国民党出钱,共产党动员底层民众。 抗战开始,广东有八个抗日救亡团体。母亲刚上女子师范中学时,参加了《救亡呼声社》。 日寇轰炸广州,学校都搬到乡下,当时西樵山附近有三所学校,一个是母亲所在的女子师范,一个是仲恺农校,还有一个母亲记不得名字了,只记得三间学校的许多 抗日学生星期六到官山墟宣传抗日,演抗日话剧,唱抗日歌曲。 38 年 1 月,八个抗日团体联合成青年抗日先锋队,这是国民政府下的合法组织,也是共产党外围组织。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母亲在 38 年 9 月底递交了入党申请。 卢沟桥事变后 33 天,日寇就占领了珠江口的荷包岛, 38 年 3 月日寇又占领了三灶岛,屠杀了岛上鱼弄村所有村民 368 人,在岛上修建机场,机场修好后又日寇又杀害了所有修建机场的民工。三灶岛至今还有万人坑。日寇飞机从这个机场起飞轰炸广州和广九铁路。 10 月 12 日,日寇登陆大亚湾。 14 日,学校停课。母亲回到广州, 15 日 参加了晚上抗日火炬大游行。游行到国民政府,广东国民政府主席李汉民发表抗日讲话,成立第四战区抗日动员委员会。随后几天,母亲参加了抗日先锋队活动,在 广州长堤演讲,宣传保卫大武汉保卫大广州。在广州西濠口动员抗日献金。到永汉电影院餐厅开会,声援北方抗日团体,反对国民党政府查禁那些团体。 就这么轰轰烈烈的过了几天,母亲碰到同学蔡佩仪,说是去西湖路。母亲跟着去了,也不知道是游行还是集会,去到才知道是报名参加抗日游击队,母亲当下就报名了。报名以后就到河南(不是河南省,而是广州珠江南岸那部分城区)集中学习,分到第 133 队,学习抗日统一战线、游击战争等。 10 月 20 日半夜,忽然集合出发,原来广东省国民政府已经开始撤离广州,市民也开始逃难。 1938 年 10 月 21 日广州沦陷。 133 队分于 10 月 20 日 半夜分为三部分撤出广州,母亲当时是毫无准备,身边换洗衣服都没带。母亲跟的那部分沿西江走,出三水、西南、到马坊渡江。队伍里一起走的还有归国华侨,开 始提着皮箱,里边有香皂等母亲都没见过的洋货,但是皮箱太重走不动,这些华侨就把皮箱扔了,用一块布把衣物等打个包袱抗在肩上走。当时国民政府给这支队伍 每人每月 20 块 钱,但都没发到个人手里,而是部队统筹安排。队伍到了新兴县修整了几天,然后走到云浮。队伍达到云浮县时日寇飞机也轰炸到云浮县城。当时政府认为日本占领 广州后会沿西江向广西推进,这个队伍就准备在西江和日本展开游击战。西江是珠江主流,从广西流入广东。队伍又从云浮往西山走。西山是云浮县的飞地,在阳春 县内,当时山上还有老虎,队伍在山里走了三天,达到西山。西山当地是客家人,男人背孩子,趁墟,而女人下地劳动,活到 80 岁都没有趁过墟市。 队伍在西山就地宣传抗日,同时学习共产党抗日十大纲领。队伍里有广雅中学的学生,还有一个是工会主席,会讲英语。当时母亲和另外一个女生比较矮小,被队伍里的人戏称为两粒豆豉仔,为了是否带她们打游击还有不少争论。 在西山驻扎了一段时间,没见日寇沿西江上来,队伍又拉到韶关(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韶关 解散了。愿意回家的政府给路费回家。母亲留在韶关,在韶关西河坝宣示入党,入党介绍人是黎民伟,宣示见证人是梁威林。母亲在韶关参加了国民军十二集团军集 训班。当时国民政府有五个游击战区,集训班有许多种,母亲报名参加的是游击训练班,有 100 人。 学习了一个月。当时政治倾向是保密的,但是,每个人的言行还是有倾向性。如政治课老师讲三民主义,应该是国民党那边的人,政治形势课老师讲抗日十大纲领, 有共产党倾向。文化课老师何家槐也是左翼倾向。还有一个教日语课的老师,母亲说八成是国民党一边的。国民政府里一些人常常来向母亲他们询问抗日书籍等,母 亲很警惕,不敢暴露政治倾向,后来共产党游击队公开活动以后,才发现这几个人也是共产党员。不过当时处于地下状态,谁也不知道谁的政治身份。 训练一个月以后,游击训练班分成五个政治工作队,每队 20 人,分赴中山、从化、惠阳、东莞和新会五个地区展开工作。母亲那一队 20 人中间,有五个共产党员,当然,共产党身份是秘密的。后来又发展了 2 个党员,也就是说 20 人中 7 个共产党员。这是第一次不用步行,有车送他们出韶关,半道换了船,下船后又开始步行了。有一天住在一个村子里,早上刚出发住地就被日寇飞机炸了,还好队伍起得早避免了伤亡,但村里一位老汉被日寇炸死了。 政治工作队步行到了道家胜地罗浮山,住到黄龙观。黄龙观里还驻扎着一队国民政府游击 队,队长还是个大学生,带着老婆。政治工作队就开始政治工作,宣传抗日,但是这支国民党游击队懒懒散散,爱听不听,没有一点抗日意识,工作队觉得在黄龙观 搞政治工作是对牛弹琴,特没劲。于是又分为 2 - 3 人 一组,分头下山建立军民合作站,支援地方抗日活动。母亲那组到了兰石,当地的抗日组织有华侨回乡服务团、两财队(领头的两人名字里都有“财”字),青年学 生赈济会等。这些抗日组织经费都是海外华人资助的,也有海外和香港回来的中国人。军民合作站与这些抗日团体一起组织后勤工作、群众宣传工作和敌情情报工 作。博罗县有国民政府游击区指挥部。其中政治部张主任也是共产党人。 1941 年 1 月 14 日皖南事变。时值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41 年 春节前,华侨服务团要在新竹塘开会,会前一天晚上有个黑黑瘦瘦的人给华侨服务团的人塞了一个小字条,就匆匆走了。字条说国民党要一网打尽华侨服务团。当时 团里人就觉得逃跑了不是个事,干的是抗日工作,不能无缘无故解散逃跑呀?于是决定其它团体的人各自回自己的团体,只是华侨服务团独自举行会议,而共产党人 都把相关书籍和资料烧了。果然,会议时被国民党部队一举围捕,华侨服务团 20 多 人都被抓到韶关。工作队和其它抗日团体就在海内外呼吁国民政府释放华侨服务团的人。国民政府迫于海内外压力,最后把这这些人都释放回来了。对我母亲来说, 这是有名的博罗队事件。文革被审查的时候,就是审查的这件事。我母亲回忆说,后来和战友们谈起,觉得晚上走夜路从博罗县到新竹塘通知防范的应该就是游击指 挥区的张主任,而此事起因确实是华侨服务团内部出了叛徒。 母亲所在的工作组在兰石的工作又扩展到横江。这天,工作组四人从兰石走到横江,他们三 个男的走得快,把母亲拉到后边去了。这时,一个陌生的行人向母亲问路,问横江在哪里,母亲说就在前边。那人给母亲一个字条,母亲一看,是给劳欣的。劳欣, 是母亲在党内的化名,母亲知道是党组织派的人。这个人叫李江中,是广雅中学的学生。李江中对母亲说,你跟我走。母亲说要不要跟工作组说一声,李说不必了, 就推说家里来人好了。母亲就赶上工作队,说家里来人了,今晚不回来了。然后,母亲跟着李江中,来到一个乡村很龌龊的旅店。李江中也很尴尬,这样的旅店显然 不能男女两人住下。李江中问,你一般住哪里呢?母亲说,我们一般住在学校。于是,李江中就说,你明天一早来,我做好饭在这里等你。母亲就到学校教室里,把 凳子拼其来,把教室门关上,在凳子上睡了一晚。母亲说,当时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大胆,一个女孩子竟然敢孤身一人呼呼大睡。 第二天,母亲跟着李江中从横江走到增城县,在佛子庄参加了党员训练班。当时广汕公路是 日寇战略要地,日寇经常搜村,抗日游击队都不敢住村里,而是住在山上。母亲的衣物蚊帐被褥等个人用品都还在兰石,组织上安排了人把母亲衣物拿回来,那人用 麻袋把好几个人的物品一起挑着走,半路碰到日本军队,把两袋物品都扔了逃跑,结果母亲在山上又没有蚊帐有没有被子,晚上就盖着稻草睡觉。
25519 次阅读|45 个评论
分享 东方的巨龙在冲天长吼 ---- 纪念七七事变七十五周年
热度 15 shen_fuen 2012-7-8 04:42
东方的巨龙在冲天长吼 ---- 纪念 七七 事 变 七十五 周 年 倭寇的枪声唤醒了 卢沟桥的石狮 多少中国人的血染红了 一片翠绿的华北平原 八年的梦魇 织 成了 中华 民 族 的 恨 我们曾经反抗侵略 我们曾经 互相 杀戮 我们曾经拆台火拼 我们曾经 笃信 圣 祖 我们曾经 充 满 幻 想 我们曾经试探民主 七十五年历史育成了 东方的巨龙 三千万尸骨填平了 华夏的坎坷 生命的钟鼓不再静默 我们不再忍受外 族 的欺负 时光的无情不再让我们麻痹 东方的巨龙不再藏卧 大地是我们的大地 江河是我们的江河 海空是我们的海空 国土是我们的国土 我们不能再 互相 杀戮 我们不能再 执迷不悟 东方的巨龙在冲天长吼 我们要 … 粉碎一切不合理的制度
个人分类: 诗文|5443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纪念“七七事变”
热度 11 Chico 2012-7-8 04:38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昨天,各地纷纷举办活动,纪念“七七事变”75周年。   北京:抗战馆首办专题音乐会    昨天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以专题音乐会的形式纪念“七七事变”,爱国歌曲唱响卢沟桥畔,超过6000名观众自 发来到抗战馆祭奠抗日英烈。 《永远的卢沟桥》、《大刀进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渔光曲》等新老抗战歌曲,在卢沟桥畔响起,激扬的旋律将人们带回那段烽火岁月。   “演出过程中,经常有观众在台下小声哼唱,甚至激动得流下泪水。”抗战馆有关负责人说。毛泽东之女李讷、罗荣桓之子罗东进、黄克诚之子黄旭等200余观众观看音乐会。   抗战馆《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全面爆发75周年馆藏文物展》自6月17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更引发了公众捐赠抗战文物的热潮。    昨天,从浙江绍兴来京务工的赵林专程赶赴抗战馆,送来收藏的两份1936年出版的《世界晚报》。这两份老报纸分别是1936年5月16日和17日出版 的,先后以《河边今晨抵平设日军旅团部 一部日兵增开通县 今井定今晚赴榆关》、《日兵一部今晨续开抵平 陈中孚定下午赴津》为题,对日军向华北增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   赵林说:“我查阅过资料,《世界晚报》1924年4月15日在北平创刊,这份报纸以言论公正,消息灵通正确,不畏强权暴力著称,因此深受当时民众喜爱和支持。”    赵林捐赠的这两份报纸是今年年初,他刚从一名收藏家手中购得的。“老报纸上的报道证明了日本不断增兵华北,肆意挑起战端,妄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 国’的野心。我特意选择在‘七七事变’纪念日的时候,把两份报纸捐赠给抗战馆,希望这些史料能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以物证史是还原历史真相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也为我们客观认识历史提供了依据。”一名大学生在留言本上写道。   长春:伪满皇宫“讲述”屈辱历史   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75周年纪念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举行活动缅怀英烈。许多市民和游客闻讯而来,在了解日军侵华史的同时,通过留言等方式表达对和平发展的企盼。    活动现场,伪满皇宫博物院的讲解员为人们讲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市民和游客表情凝重,手握黄花。听完讲解后,大家为英雄烈士敬献花篮,表达对烈士的哀 思。记者在现场看到,人们纷纷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条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也写下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和对和平发展的企盼。   长春市民张丽玲带着6岁的孩子来参加活动,她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些为祖国牺牲的抗日英雄很了不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带孩子来这里,就是为了让孩子了解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    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内共展出1000多件文物、1200余张历史照片及14个专题的原始音像资料,全面揭 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伪满皇宫博物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地的作用,引导更多人了解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台北:举行“75周年特展”   台北市政府7日在台北中山堂举办“七七事变75周年特展”,亲身参加抗日战争的老人、抗日烈士的后代与台湾抗日志士的后人以及台湾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共同缅怀中华民族那段不屈的历史。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伤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全民御敌的战争。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但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    台北市政府今年举办的“七七事变75周年特展”以“八年、烽火、血泪”等为三大主题,除了展出图片、文物等史料外,还特别将抗战题材的小说、电影、歌曲 等文艺作品融于其中。特展不仅回顾了八年抗战的历史,还讲述了台湾抗日志士不满日本殖民统治,返回大陆参加抗战的事迹。   在特展开幕式 上,台湾抗日志士萧道应之子萧开平教授讲述了先祖萧光明1895年率众在台湾抵抗日军、二子战死的家族史,以及父亲萧道应1940年返回大陆参加抗战的往 事。亲历抗战的郑义波老先生则回忆起年少时目睹日寇侵华的情形,以及自己高中时期投身抗战洪流的种种细节。   此次特展举办地―台北中山堂也深具历史意义,这里是1945年台湾光复时举办日本受降仪式的所在地。   (综合本报记者刘冕及新华社报道)
3993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2 00:24 , Processed in 0.056022 second(s), 1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