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家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转贴:美国父母咋看孩子的初次性行为?
热度 11 宜修 2014-11-7 04:06
转贴:美国父母咋看孩子的初次性行为?
按照中国人的思想,自己的孩子发生第一次性行为,一般做父母的都不知道,就算是父母察觉到了什么,也难以开口和孩子探讨这方面的事情。 网易教育讯 按照中国人的思想,自己的孩子发生第一次性行为,一般做父母的都不知道,就算是父母察觉到了什么,也难以开口和孩子探讨这方面的事情。传统的文化和习惯在那里摆着,我们真的不好讲什么。 》》》 美国父母:孩子的第一次最好是发生在家里 但是讲到美国的性,许多人都会冒出一个词:开放。嗯,美国的性是也做也说,而中国的性是只讲不说(好象最近几年变了,也是敢做敢说了)。前些年,美国父母们一致反对,年轻的孩子在家里发生性关系,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这种现实。但是,最近几年来,美国父母们却开始觉得,如果孩子要发生性关系,那么最好他们的第一次是发生在家里,而不是发生在宿舍、公园或者是汽车旅馆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是美国的父母现在开放到让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 其实说实话,美国的父母也和我们中国的父母一样,他们极其担心孩子会在其他方面学坏,当然也包括在性方面上学坏。对于儿童的教育,他们也是有许多的烦恼。当孩子长大了,开始聊性或者是懂得性的时候,美国的父母也会变得痛苦无比,甚至也和我们中国的家长一样难以启齿,甚至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过早地发生性行为而逼近自己的孩子禁欲。但是,这种现象好象越来越少,相对于中国保守的家长来讲,美国越来越多的父母们认为,坦诚地接受孩子的成长,坦诚地接受孩子的性成熟,坦诚地接受孩子们的性行为,其实是家长们应该做到的一种责任。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开始同意并允许孩子们若是想要发生性行为的话,可以选择在家里。 》》》 反对的声音:婚前性行为对孩子是种伤害 任何一种教育或者是任何一种思想,总会是双面的,有人赞同就会有人反对。美国对于年轻孩子的性行为逐渐走向宽松,家长们同意并接受孩子们发生性行为,在得知他们发生性行为后,不会有很大的反应,他们会告诉这些初尝性经历的孩子们,让他们懂得如何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享受这种快乐。例如,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到怀孕的痛苦。甚至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们讲解,如何正确运用安全套等知识,让孩子们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就已经明白和懂得了如何照顾自己。 但是,就是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下,还是受到一部分家长的反对,这些反对的家长们认为,这样的宽松和有偏向于鼓励式的青年性行为心理,是不是会让这些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性,会让他们沉迷在性爱中,而错失了学习或者是成长或者是其他的机会和时间?这部分家长认为,他们不赞同孩子们在婚前发生性行为,因为在他们看来,婚前发生性行为或者是过早地发生性行为,是对孩子本身的一种伤害,也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他们认为,他们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在18岁之前发生性关系。 赞同者在反对这类家长的时候,他们是这样解释的,他们说,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已经可以享受就如我们年轻时享受的时光一样,包括性行为。任何一种成长,都是一个过程,他们不希望孩子的第一次性行为发生在例如公园、汽车内或者是其他地方。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们在这里发生性行为的时候,家长们解释,这些地方不仅不安全,而且因为孩子们紧张或者是环境陌生,会让孩子们产生一定的心理担忧,会影响他们的性行为质量,甚至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性行为质量。因此,家长们认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如让孩子们在一个相对于安全的地方来发生性行为,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发生性行为,这是对孩子们负责。例如,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家里,或者是自己的卧室里发生性行为,既安全,又舒适,而且环境熟悉,不会让孩子们产生压迫感和紧张感。这类家长表示,他们会尽量在孩子们发生性行为前,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想法,并保证,绝对不会因为孩子们把朋友带到家里发生性行为而责怪他们。 》》》 专家态度:默许是对孩子们负责任 美国的性行为专家在对此事的态度是:很高兴看到一些父母的默许和开放态度, 这是真正对孩子们负责任。 但是,仍有家长们对此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孩子们在自己的家里发生第一次性行为,或者是家长们允许孩子们发生性行为,这是在鼓励孩子们犯错误,做错事。他们认为,因为孩子们不懂得性事,不懂得如何处理感情和责任,所以,不应该建议孩子们过早地发生性行为。如果想要得到人生体验的话,可以建议孩子看一些关于性健康的书籍,而不是鼓励他们真实地发生性行为。美国性行为专家分析说,这类家长其实是不能接受一个现实,这个现实就是他们不太能接受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长了。 反对者还表示,孩子们都还处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不懂得利用安全套,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这样的性行为是很危险的。 赞成者却表示,近年来,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年龄越来越小,如果堵孩子们的性行为是不可能的,越堵孩子们对其的好奇心也越重,不如就开始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看待孩子们的性行为,在孩子们将要发生性关系前,就告诉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类家长也指出,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有高达45%的青少年愿意并十分接受来自父母的性教育,他们把他们看成是教育者,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父母。 他们乐意从父母那里得到关于性的经验,这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父母担当的责任,并不仅仅是父母,还有性老师。孩子们如此信任你,你为什么不把你所知道的性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呢? 美国的父母们认为,青少年的性行为越来越活跃,这也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我们再用旧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们的性行为的话,那么已经落伍了,只有用最理解和最坦诚的方式去面对孩子们的性行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他们好,对他们负责任,对他们关心。 现在,在美国,赞同的声音越来越高,而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低。 编辑按》》》 无论赞成与否,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都不该避开“性教育”这一话题。那么,父母该如何开展对孩子的性教育呢? 转自《文学城》感谢原作者
个人分类: 家有少年|645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新生家长
热度 8 兔儿爷 2012-9-8 11:33
  一新生去学校报道填表。   家长姓名:李大猛   关系:不太好,他经常揍我!   父亲的职业? 新生问老爸:写股民吗?   老爸说:就写多家上市公司股东。
个人分类: 幽默|6222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心甘情愿到慢班的学生和家长
热度 12 云间鹤 2012-6-26 09:42
与大多数中国的家长们一样,通常,不管学生的资质如何,多数美国的家长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分到到快 / 精英班中去学习,在快 / 精英班中学习,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会非常骄傲。 跟美国很多中学一样,我所在的这所私立中学一个学年分成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学校会向家长通报学生成绩两次,加上期末总成绩,学校一年会向家长通报九次 成绩。每次成绩通报后,任课老师都会断断续续地接到一些换班的申请。这些申请,多数是要求从慢 / 普通班转到快 / 精英班的。 为了分到快 / 精英班,有的学生和家长还会通过学校向任课老师施压。我自己就曾亲身体验过这样的压力。我的中文班有个叫 Zack 的学生,一年级时分在中文快 / 精英班,因为成绩没有达到继续在快 / 精英班的标准,在我教他以前,他就被以前的老师预分到二年级中文慢 / 普通班。二年级开学伊始,他就申请重新转入快 / 精英班。在家长会上,他的父母更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把他转入快 / 精英班。我告诉他们,如果想转入快 / 精英班, Zack 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并 保持连续至少两个分学期的成绩都在 A- 以上,我的意思是说,他需要一段时间证明自己。但 Zack 的父母跟我谈过后不到五分钟,就跟学校负责这个年级的教务长说,我已同意把 Zack 转入快 / 精英 班。为了达到立刻转入快班的目的,接下来的几周里, Zack 的父母跟学校的每一位教务长和校长副校长都打了电话,发了邮件,甚至威胁说,如果不让 Zack 转入中文快 / 精英班,他们会让 Zack 转学。私立学校的学费是校一笔很大的收入,学校不仅会想方设法招收更多的学生,学生入学后,更是想方设法留住每个学 生;学费之外,学校也非常在意学生和家长的广告作用,学校不希望家长或学生带着怨恨走出这所学校,因此转学对学校来说,也算是比较大的威胁吧。教务长也曾 试图说服我把 Zack 转入快 / 精英班,我始终觉得他的成绩和努力不够。可是,此后,每次成绩发放过后, Zack 都会提出转班的申请,他的父母不时还会跟学校反映,说我有意为难 Zack 。 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不同的是,在美国,并不是所有家长和学生都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去快 / 精英班,家长和学生主动要求去慢 / 普通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便是一个例子。 2012 年秋天,一个半学期刚过,在家长会上,我的中文学生 William 的家长在确信我对 William 的表现还比较满意后,便问我是否还有可能把 William 分回二年级中文慢 / 普通班去。 William 一年级入学时被分在慢 / 普通班,后来,因为成绩比较好,在学期末分班时就被分到了二年级快 / 精英班里。一年级时在慢 / 普通班时, William 还时常不完 成作业,上课发言很活跃,有时还会溜号,但他的成绩并没有太受影响。他对自己能分到快 / 精英班,曾非常骄傲和兴奋,似乎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地,进入快 / 精 英班里, William 上课听讲非常认真,几乎没有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可是,他的听和说的能力比原来快 / 精英班绝大多数学生要差一些,他对语法的理解和接 受相应也慢些,在课堂上,他明显沉默了很多。 尽管在这所学校里,老师不能公开学生的成绩,这样做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很少有学生甘居人下,更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在同学前出丑。但是,学校和老师 们无法要求学生课下不相互询问成绩,就是在课堂上,一个学生的不足也总会无可避免地展现给他的同学们,展现的次数多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学习的积极性难免 不受到打击和影响。在慢 / 普通班里一直被认为聪明,也一直自以聪明的 William ,在快 / 精英班中,便经常会遭受这样的打击。比如,有一次学新语法,我 让学生自己教自己,每个组分到一个新句型,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以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把新句型讲给同学。大多数学生对此非常兴奋,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演 讲能力,准备得也相当充分,有的还强烈要求多留这样的作业。与之相对, William 和少数几个学生显得有几分勉强, William 在讲解的时候,不仅没把新语法讲明白,而且他几乎每一个例句里,都有语法错误,那些语法多半 是以前学过的。 William 站在教室前面,听着同学指出他的错误时,尴尬中带着些许痛苦。 作为老师,我能感受 William 学习态度的改变,以及他为提高成绩及各方面的能力所做的努力,我更能感受到他的挣扎与痛苦。尽管如此,当他的父母提出要 把他再转回慢 / 普通班时,我还是有些吃惊。因为以 William 的接受能力,如果稍做努力,继续留在快 / 精英班不是不可能的。他们不想让 William 因 为太过挣扎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一点,我理解他们,为人父母,有哪个愿意自己的孩子生活在挫折中?每天不停地努力却看不到希望呢?可是,从慢 / 普通班到 快 / 精英班,再从快 / 精英班到慢 / 普通班,他的同学们会怎么看呢?他会不会承受更大的心里压力呢?我把选择权留给了他们,他们也慎重考虑了很久。跟我谈话 之后,大约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第二个分学期的成绩出来, William 的成绩仍没有起色,他们才最终填写了申请表, William 正式转入慢 / 普通班。 William 是因为成绩不太好,在快 / 精英班学习比较吃力,才申请转入慢 / 普通班的。有的学生,无论按成绩还是按学习能力,分在快 / 精英班都绰绰有余,可是,学生自己 或家长却自愿选择去慢 / 普通班。我最早的二年级中文慢 / 普通班里的 Patrick 便是这样的学生。我接手那个中文班不久,很快便发现 Patrick 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比慢 / 普通班其他同学明显要高出一大截!但他为什么会分在比慢 / 普通 班?我问和我一起教中文的老师,去年分班是她的决定。她回答: “ 她妈妈说她不愿意让他面对快 / 精英班里激烈的竞争,坚持让他在慢 / 普通班,我也没办法。 ” 我有些不解,在哪里没有竞争呢?就算父母能避免他现在面临竞争,他们能让他一生都避免面临激烈的竞争么? 又到了分班的时候,我和另外那们老师依然建议 Patrick 到快 / 精英班里,因为他在慢 / 普通班的成绩一直是 A+ 。又一次,我们的建议被 Patrick 的 母亲拒绝了。她本人没出面,她是通过 Patrick 的在校辅导老师( counselor )进行协调的,辅导老师( counselor )跟我们说, Patrick 的母亲认为 Patrick 不适合在快 / 精英班里学习,即便他能受快 / 精英班学习的进度、广度和深度,他也无法承受在快 / 精英班 里激烈的竞争,竞争会对他的心灵造成比别人更大的伤害,这一点, Patrick 的母亲有医生的诊断证明,但为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辅导老师说便告诉我们, 我们也不必过问。于是 Patrick 在三年级继续选修中文,而且继续留在慢 / 普通班。 毋庸讳言,慢 / 普通班和快 / 精英班之间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不小,慢 / 普通班学习进度比快 / 精英班慢,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老师的要求都不如快 / 精英班 高,甚至在分数上都不占势;学校的规定,慢 / 普通班学生得 A 的比例也要比快 / 精英班要小得多。 William 是因为成绩和进度跟不上,不得已转入慢 / 普通班, Patrick 为了避免竞争选择慢 / 普通班,但他们不是绝无仅有的特例。有些在两种班都学习过的学生也宁可选择留在普通班里。究其原因,有拈轻怕重的成分,也有制度上的 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学生在快 / 精英班里苦苦挣扎,也拿不到 A 或 B ,在慢 / 普通班,却可能悠哉游哉地拿到比他们在快 / 精英班好得多的成绩。前边提到的 Kevin 对此便深有体会。一年级时, Kevin 在快 / 精英班学得很苦,因为成绩始终在 B 和 C 之间,二年级时被分到慢 / 普通班,为此他还在一年级快要结束 时,还提出申请要求留在快 / 精英班,甚至出言不逊,说以成绩分班的作法很愚蠢。他初到慢 / 普通班时,还有几分不满,但很快,他便轻而易易举便拿到了班上不 多的 A ,而且一直保持下来。我建议他再转回快 / 精英班时,他竟有几分不情愿。后来,因为担心三年级后因生源不足有可能取消慢 / 普通班,他才又申请转回快 / 精英班里。重新再回到快 / 精英班里的 Kevin 发现,尽管他付出比他在慢 / 普通班里加倍的努力,他的成绩,也只能是 B 。而他的成绩单上的 GPA (平均成 绩)也不会因为他转到了快 / 精英班而有所增值,也不会因为他在慢 / 普通班面有所减贬值。 GPA 成绩是美国大学录取时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大学会查问任何一 个学生的 A 是在快 / 精英班里得的,还是在慢 / 普通班里得。好几次, Kevin 跟我说,他真希望再回到慢 / 普通班里。
4553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0 06:17 , Processed in 0.037235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