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流浪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陈光标:微博微信关于我的负面新闻 98%是假消息
热度 4 VANO 2014-8-6 18:25
陈光标:微博微信关于我的负面新闻 98%是假消息
陈光标赴纽约行善(资料图) 著名慈善家陈光标8月6日在《环球时报》撰文,直言如今网络上谣言横行,“微信成了‘伪’信,微博成了‘伪’博”,自己也深受其害。陈光标由于长期以来高调行善,时常惹来非议,他自承网络上关于他的负面消息,98%以上都是虚假新闻。陈光标承诺,如果谁能提供一条证据证明这些负面消息是真的,愿捐出100万元到他(她)指定的地点。他同时发起呼吁,要用“人民战争”战胜假新闻。 以下为《环球时报》全文: 微信、微博的崛起和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给假消息、假新闻提供了土壤。很多信息未经权威部门和专业新闻机构核实。一些看似确凿无疑的消息,转天就被证实为假新闻,长此以往,让人面对任何信息都不知道该信还是不信。微信成了“伪”信,微博成了“伪”博。 今年春节前,有人利用微信散布“陈光标要发2000万元红包”的假消息,使许多人上当受骗。最近,我赴美国举办慈善活动,路上遇到一个卖五彩泡泡玩具机的小贩,我拿出100美元想跟他买两个,并且不要找零,但是由于现场有很多记者跟拍,那个人被媒体的“长枪短炮”吓跑了。经过小报记者的“加工”,照片变成了“陈光标发现金被流浪汉拒绝,”这条消息通过微博、微信四处散播,引来许多非议。 还有一些人,未经向我采访求证,就根据道听途说随意揣测,发布与事实不符甚至截然相反的信息和观点,通过微信、微博疯狂传播,以此提高网站点击量,换取个人知名度。微信、微博和网络上关于我的负面消息,98%以上是虚假新闻。标哥在此承诺,如果谁能提供一条证据证明这些新闻是真的,我愿捐出100万元到他(她)指定的地点。 这些微信、微博假新闻,不仅严重干扰了我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也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新媒体时代,一条随意杜撰的假新闻,扣上吸引眼球的标题,配上伪造的图片,就可以在网上肆意传播,甚至在众多媒体核实辟谣后仍被继续转发。 这种“病毒式”传播,使假新闻屡禁不绝、屡打不止,许多人甚至以此搞不正当竞争、搞人身攻击,从而谋取私利。有些假新闻虽已澄清,但很多民众并不知情,恶劣影响已无可挽回。 微信、微博假新闻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已经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 我认为,打击假新闻,相关部门除了要及时做好澄清以外,还应从制度上入手,结合相关民事、刑事法律等,尽快制定微信、微博虚假新闻防治条例,真正能把假新闻关进法规的“笼子”。 首先,国家应指定专门政府部门负责微信、微博等服务管理业务,严格落实和执行有关法规,强力惩治假新闻。 其次,应明确网络发布平台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使他们对网站生成内容的安全承担主体责任,对出现和发布假新闻、侵犯公民权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信息平台,要予以重罚。 再次,微信、微博等平台的使用者,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对自己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发现大量传播假新闻者,应追究其民事乃至刑事责任。 此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编发或者传播一条假新闻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还要鼓励社会监督,广泛动员全社会举报微信、微博假新闻,让不法分子没有藏身之地,用“人民战争”战胜假新闻。 (作者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410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他们为何流浪?
热度 7 蓝天绿地 2013-5-16 15:25
他们为何流浪?
看到一个年轻力壮小伙把这辆自行车停下就进食品店了.我好奇地看着他带'拖车'的自行车. 哇,很实用嘛,吃住全解决了:白色塑料包是棉被,冷藏箱是放吃喝的.后架上是生活用品. 他身上大片 大片 的纹身,但衣服还干净.流浪汉? 回想起很多年前我刚到纽约市,看到蓬头垢面,臊臭味道的流浪汉,楞了. 接待我的是原来在国内大学的室友,她给我解释,我的目光才从慢慢从惊恐到好奇. 这么多年了, 一到雨雪天, 纽约地铁里面就臭气熏天, 因为 流浪汉晚上睡在这里,没有厕所,所以就经常满地方便了.我看见过在繁华的第五大道上,一 流浪汉对着马路边上树干小解上啦. 这一幕至今我至今记得清楚:大雪即将来临一个傍晚, 我看见一个黑人妇女带着三个孩子,好象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她用硬纸板在楼基角搭出'帐篷'避寒. 我居然看见过一个犹太 流浪汉,但是听说他在银行居然有帐户! 一次 犹太牧师在街上对他厉声训斥! 在唐人街冬天看到过一个老人 流浪汉街上烤火取暖. 相对来说, 流浪汉 在气候好的 地方日子就容易多了. 同情,是肯定的. 我妈妈来时,看见 流浪汉在垃圾箱找吃的. 她问我:美国这么富有,为什么不能帮助这些人? 我把这话传给 我的熟人夫妇( 坚定的共和党美国人) ,他们哼了一声,说:'他们想帮助他们自己吗?'. 我一直试图理解他们年轻力壮,有的还有学问,怎么会成为 流浪汉? 华人,美国人都给我解释过:1.吸毒成隐,毁了他们的意志 2.心里没有希望了,觉得自己怎么干也不行了,就这么混了. 3. 不想干活,就愿意这么自由. 他们愿意这么过但是影响其他人呀. 流浪汉经常犯罪. 是啊,这种日子谁能不发疯呢? 多年前,一位华人干洗店老板娘早起开店铺门,就是被 流浪汉一锤子砸死的. 流浪汉,无家可归者,美国用纳税人的钱开收容所,可是他们仍然满街跑. 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个人分类: 人生|7131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流浪汉赵伟成美国侦探上银幕
热度 9 蓝天绿地 2012-12-18 08:17
赵伟(右二)、中影导演赵海城(左二)、加拿大製片麦希和编剧本奈特(Guy Bennett)在电影节签约仪式上合影。(赵伟提供)   【侨报记者高睿12月14日哈岗报导】加拿大维斯勒(Whistler)国际电影节于12月4日举办了“中加影视大道剧本大赛”,《赵伟的故事》在109部影片中杀入前12后又进入前3名,并最终敲定由中加合拍这部电影,该片计划于明年12月完成拍摄,成为2014年中国春节的贺岁片。   刚从电影节归来的私人侦探赵伟14日介绍说,加拿大製片人日前邀请他参加维斯勒电影节,说以他的故事原型创作的电影《赵伟的故事》还没等电影节开幕就已经有多家电影公司为抢拍这部电影而打破了头,其中包括由副总经理赵海城所代表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和知名导演杜琪峰所代表的海瑞影视有限公司,以及多个加拿大影视公司。   经过再三考量,赵伟最终授权加拿大製片人麦希(Raymond Massey)和中影签约,由中加合拍这部反映一个中国农民只身闯荡美国,一路打拼成为《洛杉矶时报》头版报导的知名侦探的真实故事。   赵伟表示,自己的故事能成为电影节抢手的贺岁片,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15年前来洛杉矶的时候我是个流浪汉,无家可归,每天睡在一辆破车里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他不无玩笑的调侃说,自己能混到今天还真的要感谢当年骗他来美讨债的那个傢伙,如果不是那骗子编造一个美国公司,说要筹资做生意,骗他“入股”几万元,最终一走了之的话,他就不会下决心来美讨债,凭着一张名片找到了住在蒙市家庭旅馆的、对外称是某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而实际上是个输个精光、贫困潦倒的赌徒。   赵伟受骗的经历也是他来美后下决心成为一名侦探的原因,就这样,这个当年的中国农村治安员经过几年的打拼终于考取了美国的侦探执照,成功侦破了许多个坑蒙拐骗的案件,不仅上了《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还在日前的加拿大维斯勒国际电影节上成为中加合拍影片《赵伟的故事》的男主人公。
4891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 20:42 , Processed in 0.032673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