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艾滋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对西医的反思与批判
热度 4 稻草 2014-6-17 10:10
  寻找疾病的真正病因   1928年,抗生素诞生了,我们向世人宣称能够控制所有感染性的疾病。但我们没有想到,抗生素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疾病。过去,医学人员认为是病毒、细菌制造了疾病。但是现代研究发现,有10%的病人感染依波拉病毒,但并没有死于这种病,原因在于他们身体里有抵抗力;同样,有30%的肺结核病人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症状,而且还可以自行恢复。科学家认识到,是否患肺结核取决于自身免疫系统;艾滋病,有5%的人感染后5年甚至10年也不发病。在各种宣传资料上,都提到HIV病毒,但我没有在任何的医学报告上看到实验证明是HIV病毒制造的艾滋病。我们所看到的实验报告上是这样写的:所有的艾滋病人体内都有HIV病毒的存在。这两种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我举个通俗的例子:这里有一堆垃圾,有垃圾的地方自然会有苍蝇,但这并不表示说,是苍蝇制造了垃圾。而以前我们认为苍蝇就是病因,然后赶快发明一种化学武器出来,将苍蝇消灭掉;杀死苍蝇以后,垃圾里又跑出蚊子,我们又赶快把蚊子消灭掉;之后,垃圾里又跑出蟑螂,杀死蟑螂,垃圾里又会跑出老鼠,总而言之,是永无止境的。因为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苍蝇、蚊子,而在于这堆垃圾。得到健康的关键是要把垃圾消灭掉。所以现在的科学家开始研究基础免疫学。   免疫系统涉及不计其数的细胞、特殊物质及器官之间的高度纷繁复杂的相互作用。它随时处于战备状态,能够预防疾病,并能明确地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在哪里、怎样采取适当行动摧毁入侵的物质,而不会伤害人体其他细胞。任何药物也无法取代人体内与生俱来的、兼具防御和修复双重功能的免疫系统。   认识我们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清除体内各种垃圾。举个例子,红细胞的寿命只有120天,之后,就会死去变成垃圾,这就需要自身的免疫系统把它清除。   第二大功能,就是抵御疾病。科学家认为,免疫功能是获得健康的一把钥匙。当垃圾里产生蚊子时,蚊子就会到处飞,但是如果没有垃圾的话,它是无法繁殖下去的。换言之,病毒、细菌或肮脏的东西侵入人体,如果人的抵抗能力强,它就没有办法繁殖下去。   我曾受邀于美国最大的一个医学研究机构。在和科学家们一起讨论的时候,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当然有的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无关,如基因、遗传类的疾病。以前,我们对免疫学没有这么重视,一直认为还是化学药物的作用比较强,治病效果比较明显。有人会说,既然免疫系统这样强,为什么还要用化学药品呢?事实上,免疫系统的功能本身是很强的,但正是由于化学药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 我曾经做过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许多被医生宣布只有两三个星期可以活的病人,过了几年以后,又回来找我们,奇妙的是,我们居然已经发现不到任何癌细胞的存在。这种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的自身免疫系统却会将其治愈,这就证明,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学药品要强的。   过去,我们没有认识到化学药品的副作用会那么大。到了如今,美国医学会不得不警告所有医学人员:医生的责任不在于开药单,而在于其指导的职责,他有责任告诉病人药品进入人体后,会有什么样的功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人们往往习惯向医生索要仅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所以美国医学会发出通知,医生不可以随意给病人开抗生素,除非已做过实验检查,证实其感冒是由细菌引起的。医生如果违反这一规定的话,其行医资格可能被吊销。   据美国医学统计报告, 美国每年有960万人因为服用化学药品而必须住院;每年有2.8万人因服用一种心脏病药而死于心脏病;每年有3300人因为吃了治关节炎的药物而死亡(而原来人们想不出关节炎和死亡有什么关系);每年有16.3万人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大脑记忆力衰退;有3.8万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有2.8万人因药品而导致骨质疏松症。总而言之,这个统计结果还是非常保守的,有很多医院不在调查之列,实际情况只会更为严重。 从微观角度来看免疫系统,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军队,里面有空军、海军、陆军各类军人,一旦有敌人侵入身体,就会将其消灭掉。   在免疫系统里几个最重要的器官 骨髓生产各类血细胞。从骨髓里产生的细胞,会被送到胸腺里。胸腺就像一个训练营,儿童时期,没有训练出足够的军队,所以很容易胸腺肿大。当人慢慢长大以后,训练出一批“军人”后,胸腺慢慢萎缩下来,但并不表示它没有功能了。 扁桃腺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不应轻意地被割掉。   脾脏里面有很多V细胞,产生各类抗体。当人感冒或小孩注射疫苗以后,脾脏会稍微地肿大,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它是在拼命地生成武器来抵御外来的敌人。 淋巴就像一个过滤器,将所有的敌人集中起来,然后免疫细胞就会将其消灭。所以,感冒时淋巴摸起来会硬硬的,这说明身体里的免疫系统正在打仗,感冒过后,就会自然而然软下去了。   盲肠是免疫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抵抗下腹部各种各样的感染。 血液里的白细胞都是免疫细胞。白细胞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T细胞,另一类称为V细胞。V细胞功能在于产生各种抗体,而这相当于军队里的武器、子弹。有战争,就会有死亡的军人,就必须将死亡的细胞清除。这就需要依赖我们胸腺训练出来的一批细胞。    对“死亡之吻”的研究 我在研究癌症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药物、化疗、电疗能够真正治疗癌症。 化疗只是赌博,成功率在1%左右,用作化疗的药品无法识别哪一个细胞是癌细胞,哪一个细胞是身体里的好细胞。所以我最终放弃研究这些化学药品,而转向研究免疫细胞中一个被称为“死亡之吻”的细胞。这个细胞一接触癌细胞,癌细胞就破裂了,被消灭掉了。   免疫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是有待研究的科学。没有任何一种化学药物能够代替免疫系统,也不可以用化学药物来刺激免疫系统,否则可能会造成各种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学药品来提升免疫系统,那么只能依靠“营养”。   免疫器官对人体至关重要 免疫学是一门新学科。在美国,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学家,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人学习免疫学,对免疫的了解仅限于各种疫苗而已。但如今免疫学已经变成一门很受重视的学科了。举几个例子,在1960年以前,我们甚至不知道胸腺的功能,认为胸腺是一个没有用的器官。而根据后来的跟踪调查发现,所有胸腺被毁的人都得了癌症,因为他们丧失了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现在很多人认为扁桃体没有用,就把它割了;有些人在做手术时,顺便将盲肠割掉了,认为可以预防盲肠炎。可是您知道吗?盲肠是由免疫细胞充塞而成的,能够抵抗各类的感染。如果有人认为可以用摘掉某些器官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话,那么是否可以用割掉心脏的方法来预防心脏病呢?实际上,如果您的免疫系统不工作的话,您只有24小时可以活。   营养来自于完整的食物 谈到营养,每一个人对营养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她每天给她的儿子两个鸡蛋,两个鸡腿,两杯牛奶,如果儿子没有吃下这些东西,她会很着急。我问她,为什么要给孩子吃这么多肉类呢?她说,因为孩子身体不好,别人一感冒,他就感冒,别人一咳嗽,他就咳嗽。我对她说,肉类并不代表营养。当人们吃到很多肉类,身体里就会产生荷尔蒙,整个免疫系统就会下降。 在美国,以前小学里有一个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营养划为肉类、牛奶制品,如今,这个量表已经被禁用了。研究发现这种教导导致今天美国各种癌症、心脏病不断地上升。   关于牛奶的问题。牛奶和人奶是完全不一样的蛋白质,人类只能消化50%的牛奶蛋白质,消化吸收90%的母奶蛋白质。有一部分人喝牛奶会肚子痛,喝母奶则不,因为其蛋白质不同。一只小牛生下来以后大约90磅,而两年以后大约成长到1000磅;人生下来是8磅,而十几年才成长到100多磅。换言之,我们是属于不同种类的,所需的营养也是不一样的。牛奶里含有很多的荷尔蒙,它可以刺激小牛快速地成长,但这种荷尔蒙到孩子身体里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现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会阻止小孩大脑的发育。   关于咖啡的问题。两种咖啡,一种没有咖啡因,一种有,喝哪一种好呢?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为它会加速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也有实验报告表明,它会制造皱纹;但是没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为将咖啡因从咖啡中提取出来需要一种化学药品,而这种药品是致癌药品,美国卫生局已禁止使用了。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咖啡因的好坏,而在于咖啡因是如何被提取的。同理,我们不是说维生素不好,而关键在于维生素是如何提取出来的。   维生素与营养的关系 芬兰政府曾做过一个世界最大的维生素实验,可以说是比较公正的实验,出资4300万美元,总共2.9万人参与被试,长达5-8年时间。分为两组,一组是吸烟的人,让他们每天吃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另外一组的人员什么都没有吃。过了5年、8年,吃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这组人员死于癌症的比例要比另一组高出18%。更重要的一点,吃维生素E的人得心脏病、死于心脏病的人要高出另一组50%。当科学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是很羞愧。一直以来,所有科研工作者在小型实验里面得到的结论,都是维生素E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心脏病,这么大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出一个相反结论呢? 美国的卫生局研究报告表明,当维生素C存在于橘子等整体时,被称为抗氧化剂,能防止心脏病、癌症。当维生素C离开橘子后,能制造上亿的自由基,相反会造成心脏病、癌症。对于这个问题,我把它看得很简单。我认为,橘子是自然生成的,维生素C是人造的,人造的不可能比自然的要好。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创造一个橘子或蕃茄出来。蕃茄里面含有一万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是什么我们都还搞不清楚,哪里来的智慧和权力对大众说,里面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呢? 所以一个完整的食品才代表着真正的营养。   美国卫生局希望把所有的维生素制品列为药品,不让人们随意在市场上买到。服用维生素不当会带来很多副作用。美国有3万多儿童,因服用维生素而出现中毒的现象。小孩吃下过量的维生素,血液里的铁质就会上升,就比较容易得癌症;过食维生素E会造成关节炎;过食维生素D会造成肝功能的损伤。 结论 一个人经过化疗,免疫系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但给他比较有营养的植物的话,免疫系统6个月以后就恢复正常了。 一系列的研究报告表明,免疫系统和植物营养是分不开的。   人的健康不是一天就会得到,疾病也是一样。要得癌症也很不容易, 人体里必须有100多种错误,才会产生一个癌细胞。 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树,需要精心地浇灌、呵护才会茁壮起来。这里,我谈三点重要的结论: 第一,营养。完整的植物,多种类的植物,代表着营养。人如果比较喜欢吃蔬果,少吃肉类,就会比较健康。美国现在提倡素食的汉堡,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保持一种很平静的心情。因为一旦有压力或生气、紧张,半小时以内身体免疫功能就会下降。第三,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很激烈的运动对身体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奥林匹克的运动模式是自我牺牲的一种表现。适当地休息,免疫系统在白天会比较弱一点,晚上的时候才做修补工作。举个例子,两个学生一个在读书,一个在睡觉,旁边有人咳嗽,哪个有可能被感染呢?当然是那个读书的人。   所以, 如果能做到这三点,我相信就算是不能活到120岁,也能活到110岁。 我希望大家都能把这样的智慧带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明天。 本文作者为陈昭妃博士,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营养免疫学”的创始人。1997年,她荣获“美国十大杰出青年奖”,是59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也是获此奖项唯一的女性。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533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母亲之痛:世卫07年指中国娼妓600万,世界之最,队伍在扩大
热度 2 天涯过客 2013-5-12 08:17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8156-1.shtml 中国娼妓已是世界之最 中国的性工作者群体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性工作者维权总形势依旧严峻。民间艾滋病患者权益人士说,性交易已经成为导致艾滋病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中国高层表现出关心社会底层女权运动的姿态。 娼妓世界之最在中国   “人权观察”组织日前在新闻稿中说,中国目前靠卖淫为生的女性工作者,约在一百万到一千万之间。世卫组织2007年曾援引中国官方数字说,中国有娼妓600万人,创世界之最。   “人权观察”说,中国现行法律对这一娼妓群体“态度歧视”,导致她们生存环境艰难。性工作者往往不经法律程序,就被当局“劳教”或者“再教育”,最长可达两年之久。   该组织说,中国政府对性交易态度矛盾,最近一二十年来,政府一方面“事实上纵容国内性产业的‘无节制’发展”,同时又将卖淫视为“丑恶”社会 现象,屡屡通过所谓“扫黄”行动,宣扬中国的“精神文明社会”道德,而繁忙的中国商品物质社会对性服务需求有增无减。人权观察定于本月(2013年5月)中旬在香港召开有关中国女性工作者遭暴力和歧视的国际记者会。   活动人士:男人性权利   网名“流氓燕”的中国社会活动人士叶海燕,长期关注性工作者与艾滋病,倡议中国性工作合法化,并且先后成立“中国民间女权工作室”以及“浮萍健康工作室”。她的工作室多次遭捣毁和骚扰,其联系方式一变再变,足见不稳定状态。   梁子是叶海燕的助手之一。他对美国之音说,检讨中国的性工作者问题十分必要,因为这一群体一直受到打压,而社会对性服务的要求是客观现实: “一直以来,无论谁在台上,这个问题都十分困难。我们一般能做的就是在网上唿吁一下。如果赶上某个时机,还会受到打压。就像前一段时间打击犯罪活动中,我 们就受到了打压。”   谈到中国时而进行的“扫黄”以及中国性工作者生存理念时,梁子说:“我们基本立场是,你警察不要扫黄就好了。(记者:扫黄和艾滋病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没有哇。他们警方扫黄,只是为了完成经济指标而已,每个男人都有他的基本性权利。”   艾滋病活动人士:娼妓队伍在扩大   郑州艾滋病患者权利组织活动人士文刀对美国之音说,河南等地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他所接触到的艾滋病患者主要是 性传播感染,而性工作者群体正在扩大:“现在河南这边,(艾滋病)基本上是以性传播为主,血液制品现在已经安全了。我看,性工作者群体只要没有强的大范围 扫黄,她(他)们的人数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随着社会程度的开化,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政府最近也没有做出太严格的限制, 所以性工作者现在越来越多。”   “最美洗脚妹”   中国网上媒体“东南网”报道,受到习JP亲自关心的“最美洗脚妹”刘丽继续受到中国媒体和舆论追捧,成为诠释所谓“中国梦”的最新实例。报道说,习JP最近接见和表彰了在厦门当洗脚工的安徽姑娘刘丽。中国全国有女洗脚工1200万人。和从事卖淫的中国女性工作者相对照,中国似乎继续坚持反对娼妓制度。洗脚服务在中国往往被视为低人一等,更何况是这一行业内的女工。
51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彭丽媛的新舞台
热度 8 mayimayi 2013-1-1 06:17
彭丽媛的新舞台
彭丽媛的新舞台-(转贴 ) 彭丽媛是卫生部防艾滋病宣传员, 俺以为这是有的人为了借她丈夫的声望才聘她的, 实际上, 俺错了,这是彭丽媛 2005年12月1日主动向卫生部要来的。她说, “我当时说了一句,这是送给我最好的一份新年礼物,因为我平时热爱公益事业,我觉得聘我当宣传员太晚了”。 当 彭丽媛也被工作人员问到:“红丝带的工作你希望能做多久?” 她回答:“只要是需要我想一直做下去,再过10年、20年或者30年的时间,虽然那个时候我变老了,他们也长大了,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她穿一件蓝色西服搭配黑色套裙,落座在第一排的中央,面带微笑。她的左手边是卫生部部长陈竺,右手边是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张文康。 当天,彭丽媛参与拍摄并演唱主题曲的反艾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首次发布。揭幕环节,陈竺、张文康上台拉开红布,这是一部由卫生部监制和策划的片子。 彭丽媛坐在台下,不时点头、鼓掌,专注而投入。最后一个互动环节,上台后,她没有如惯例一般致辞,而是给孩子们发小礼物。合影时,她自然地将左手搂着11岁的高俊,右手搭在14岁的胡泽涛肩上。 两个孩子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熟悉地叫她“彭妈妈”。 这是12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上的一幕。彭作为卫生部防艾宣传员出席,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 近日,这部短片在央视反复播放。片中,彭丽媛与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一起弹钢琴、唱歌、踢足球,弯腰给孩子绑鞋带,画面充满了温情和母爱。 这并非彭丽媛在防艾宣传中第一次出镜。去年卫生部的防艾公益广告《没有歧视,我们在一起》,主角同样是她和高俊、胡泽涛两个孩子。 甚至早在2006年担任卫生部宣传员不久,她就去过安徽阜阳,专门拍摄3部关注艾滋病儿童的公益广告。不过,以往的宣传片都只有30秒,今年有7分钟。 近几年,在卫生部的一些防治艾滋病相关活动,都不难看到彭丽媛的身影。鲜为人知的事情是,防艾宣传员这个身份,最初是彭丽媛主动向卫生部要来的。 2006年9月,在人大附中参加中国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运动启动仪式时,彭丽媛向附中的小记者们透露,在此之前,她都有想要做一些相关工作的迫切愿望,只是苦于不知道途径。直到2005年12月1日,“我受邀在卫生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大型晚会上演唱相关主题歌,借机也向卫生部黄主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2006 年1月23日,她接受了卫生部的邀请,“我当时说了一句,这是送给我最好的一份新年礼物,因为我平时热爱公益事业,我觉得聘我当宣传员太晚了”。 随后,她和安徽阜阳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孩子们拍摄了《需要伙伴》、《教育的权利》和《温暖的家》3部短片。《温暖的家》正是她第一次见到高俊,也是这30秒,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 彭丽媛在后来的很多场合讲述了当时的情景:“高俊,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2006年,到他那个村子里,阜阳,他那个时候是又瘦又小,而且他和任何人不交流,他不用眼睛看对方,好像很胆怯。”“他的眼神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眼睛里充满了对人的不信任。” 那之前,“我对这个知识也不是很了解,我觉得跟他们接触会不会就受到感染?实际上,这次我真正跟艾滋病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因为他手上已经烂了,流着水,我摸他的手,而且我喂他吃饺子,我跟他零距离接触,我抱着他,我觉得这都没关系的,了解了这些知识,就不会那么愚昧地面对这些问题”。 高俊其实对那次见面已经没有太多印象,12月7日,结束了今年在北京的防艾宣传活动、回到阜阳的他,和《博客天下》聊起“彭妈妈”,孩子的微笑里带了一些腼腆:“最早的时候,不记得了。” 当年,他才5岁。导演杨紫烨从2004年开始跟拍的《颍州的孩子》记录了高俊此前的生活:4岁的高俊踯躅在猪圈里,头发枯黄、疱疹满身,肚子隆起,与瘦小的身体全然不成比例。他的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相依为命的奶奶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叔叔因怕别人的歧视而不愿收养。一两年间,他从不说话,总是斜着眼睛看人。因为生活在猪圈旁边,他总是时不时举手打着身边的一头猪。 后来,高俊被阜艾协会的张颖救助,并被卫生部选中,和彭丽媛一起出演公益广告《温暖的家》,这个30秒的广告片让这个孩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关爱。 张颖对《博客天下》回忆,拍片时,“彭老师喂高俊吃饺子,高俊就瞪着眼睛看”,等后来张颖再看到那段片子,眼泪刷地一下落了。 高俊的经历,尤其是眼神,让彭丽媛感到难过,“我试着一点点地让他感受到关爱,帮助他增长自信,并且最后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等他再来北京拍广告的时候,见到我就扑过来叫妈妈”。 从那次遇到彭丽媛,高俊的人生发生改变,他和彭丽媛、濮存昕一起出现在众多防艾宣传画里。 《颍州的孩子》导演杨紫烨欣喜地发现,高俊开始说话了,他会围着工作人员跑进跑出,接到礼物会微笑。 从5岁到现在,高俊经常被请到北京参加防艾相关的官方活动,次数多得让他“想不起来了”,他都能和彭丽媛见面。他也因此成为媒体的关注对象。 这次的《永远在一起》防艾片是他们第三次合作拍宣传片了。彭丽媛感慨:“今年再见到他,一个是长高了,一个是皮肤好了,但是真正改变的是他的内心,心理非常健康,而且还很美好,所以你看他们变化有多大呀。” 这次,高俊画了一幅画,一个大人拉着一个小人,“这是彭妈妈拉着我的手,然后在海边”,他形容彭丽媛“长头发,眼睛大大的”。 和高俊一样,来自山西临汾的胡泽涛也叫“彭妈妈”,虽然只比高俊大了3岁,他却显出更多的成熟。他清楚地记得和彭见面的次数,去年拍《没有歧视,我们在一起》一次,彭丽媛到他们学校一次,今年拍《永远在一起》第三次,12月初人民大会堂的活动第四次。彭丽媛给他的印象是“特爱笑,特善良,特温柔、有爱的一个人”。 胡泽涛喜欢“爱笑”这个词,在《永远在一起》里,谈及长大后想当什么,高俊的回答是“飞行员”,而胡泽涛回答:想扮演喜剧里面一个特爱笑的人。 他如今清秀、开朗,但他的童年记忆却苍白而内敛。 最早被送到临汾市传染病医院艾滋病区时,他又瘦又黄,整个身子像包袱,病情重得几乎要被父亲放弃了,好在遇见了新的儿童抗艾药物,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2006年,他进入病区的红丝带小学读书,在当时的校长刘美婷眼里,这个孩子沉默寡言,胆子小,输液打针总排到最后。 直到2010年,他遇到了导演顾长卫。在电影《最爱》中,他演一个一直躺在棺材,从天堂俯视人间的男孩;在和《最爱》同步拍摄的纪录片《在一起》中,他和红丝带学校的老师刘倩,作为不打马赛克的艾滋病感染者出镜。自此,他开始进入公众视线。 今年的《永远在一起》,开片即是彭丽媛手把手教胡泽涛弹钢琴,当胡泽涛不好意思挠头,彭丽媛笑着鼓励他“再来”。这个镜头,他们拍了一下午。 后来他们坐在一起看电脑上的录像带,画面里,胡泽涛唱着那句“有过美丽的梦,有过蓝蓝的期待”,眼皮肿胀、泪光闪耀,声音哽咽。看到这里,彭丽媛伸右手轻抚他的左脸。 “你当时是伤心吗?”12月8日,我问胡泽涛。 “不是,我是感觉……挺感动的。”他说。片中,他被问到“听说很多女孩喜欢你”,他不好意思地笑着:“那个问题真的太突然了,我想了好久。” 他不再是那个曾经说“我想让他们知道我这么孤单”的孩子,他的性格有了明显改变。他告诉我他的QQ号码和微博,“你可以给我发私信”。最近他的计划是用濮存昕送的相机拍一部纪录片,主题是“我在学校的这几年”。他还骄傲地透露,12月1日的宣传活动上,“章子怡姐姐和我约定,等我长到1米7,再跟我合作一部片”。 今年央视播出的防艾宣传片《永远在一起》是从9月底开拍的,张颖陪着高俊从阜阳来北京,而临汾的红丝带学校一共来了17个孩子。成片7分钟,却拍了7天。 红丝带学校老师刘倩告诉《博客天下》记者,孩子们拍7天,“彭老师来了三四天,很辛苦,孩子们不是专业演员,但彭老师很和蔼,一直很有耐心,陪孩子四遍五遍地拍”。 “她一直都在现场,”张颖说,“中间休息时小朋友在她身边玩,她跟小朋友说话。” “一起说说话呀,她问我的学习,”胡泽涛说,“有时一起玩,有时彭妈妈有事先走。” 片子一共在北京和南戴河两个地方取景,从早拍到晚,看着学生们反复在草地上、操场上、海边奔跑,老师刘倩有些心疼,但孩子们很开心。“不会累啊,在海里面跳着挺好玩的。”胡泽涛说。而高俊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我摔到海里去了”。 片子的第5分钟,画外音问到“你觉得明年我们还会在一起吗”,孩子们相互看了看,笑了笑,各自回答:“能”“想”“一定吧”。“那30年之后呢?”胡泽涛想了一会儿,露出笑容:“想见到。” 而彭丽媛也被工作人员问到:“红丝带的工作你希望能做多久?” 她回答:“只要是需要我想一直做下去,再过10年、20年或者30年的时间,虽然那个时候我变老了,他们也长大了,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镜头最后,高俊仰着童真的脸,眨着眼睛说:“永久,永久在一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b84100102e7f4.html
5967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多想看日出--彭丽媛参与艾滋病反歧视公益片
热度 12 mayimayi 2012-12-3 01:20
多想看日出--彭丽媛参与艾滋病反歧视公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Q1-Tw8xEIlM
16525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4 16:12 , Processed in 0.029766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