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教育方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唯成绩论是中小学教育的毒瘤
热度 1 稻草 2016-4-18 10:24
成绩好的学生固然要受到尊重,但是唯成绩论,成为了中国教育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这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社会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毒瘤,必须铲除。 教学相长,师生平等,学生之间平等,老师之间平等,这应该是当今中国倡导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歧视差生,宠爱学霸的情况。这种教育方式,本身就是典型的成绩极端主义,是形而上学的,是反科学的。你教育方式都错误了,你能够教育出好人来吗?许多人痛恨中国的教育,看来是不无道理的。 人的一生,上学只是一个受教育过程,事实证明,人各有长,它并不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你学校在这个阶段就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这种伤害,是对学生一辈子的伤害,在学生毕业后,这种伤害就是对整个社会的伤害了。 因此,中国教育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学生人人平等的教育,对不公平的老师、校长要严肃处分,直到清除出教师队伍。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爸爸去哪儿》为什么又是收视第一
热度 4 稻草 2013-10-20 16:28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芒果台)星期五晚上十点新节目。 转发一篇网友的小文,供欣赏:    起初我是没打算看的,对于芒果台总是能把山寨做成垃圾的这一行为我已经深恶痛绝到了望而却步的地步。可是看着豆瓣的分数9.5,我还是颤颤巍巍地打开了视频,然后就有了题目里的那句话,笑着笑着就哭了。       很凑巧的是,自己之前码的剧评就是MBC的电视剧,讲的正是关于父亲为了女儿拼死奋斗的故事。亲情对于我来说永远是杀手锏。泪点很高的我到了亲情面前随便一划拉就能流出半个太平洋的泪。上了那么多年的学,记得的最清楚的课文也是朱自清的《背影》。          从哪里开始像被针扎了一下狂流眼泪的呢?大概是小志趁KIMI睡着后独自用剩下的米饭糊破旧的窗户,说起自己小时候经常这样干开始的。当然歌曲和画面本身的切换起了一定的催情作用,乡间小路,阳光下的野花,微微透过窗户照射在父子两人身上的阳光好像将这种人间最朴实的感情还原到了最原始的状态。          就单独把小志和KIMI这一对父子拉出来说吧。孩子身上总是体现着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KIMI在我眼里有着同龄孩子的纯真,懂事却又没有过分懂事,我好喜欢这样的恰到好处。过分懂事的孩子要么是经历过不该经历的挫折要么就是被父母过早地教导成熟,无论是哪种,都少了童年该有的那种乐趣。          从小志说起自己是单身家庭出身的孩子,我的雌性荷尔蒙激素就疯狂分泌,看到他和KIMI这一对父子就透着隐隐的心疼。单身家庭出身的人是缺乏爱且没有安全感的,这样的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容易就走向溺爱的漩涡里,要把自己没有得到的爱都奉献给自己的小孩。可是看看小志,好像并没有,他会在到了一个条件极差的环境里鼓励KIMI探索那个未知的地方,会对他温柔地说:“KIMI,很酷,对不对?”会在长期没有陪在KIMI身边的歉疚心情里,慢慢松开KIMI的手要他离开自己的怀抱,尝试着独自飞翔。最重要的是,他比谁都了解KIMI为什么会害怕离开他,因为怕一转眼,他又不知道飞到哪个国家。这样了解自己小孩的心理却又必须狠心放开他的矛盾是这里面每个父亲都有的,但是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小志也许在心理的斗争方面更强烈。          好喜欢小志在那间破旧的三号房里边安慰哭泣的KIMI边告诉他男子汉不能轻易落泪的桥段,边上搭配着“房子太破+没有妈咪+蜘蛛死了=哭"的字幕,父子二人瞬间有了凄凉的相依为命感,可是那种相依为命又在小志温柔的安慰和坚定的眼神中透出隐隐的安定,刚好看到小志在WB里回复这一段的话,“ ,所以幸福没有固定的形状,只要你懂得去爱。"可能我爱极了小志和KIMI这一对父子,就是因为这种爱里面透露出的乐观情绪,小志说“他乐在其中"。我感同身受。尤其是KIMI对着航拍小飞机好奇的时候,他问小志“爸比,飞机为什么会跟着我们?"小志回答“因为谁酷就跟着谁啊。"萌得我一脸血。这还不算,当小志问起KIMI对妹妹的感受时,KIMI腼腆地回答“超甜",血槽瞬间被清空。当小志用标准的台普对KIMI说“KIMI,去问问那边的UNCLE是不是可以把车借给我们?"那边被小志称为UNCLE的农村大叔,一句带有严重地方口音的“小孩儿", 把KIMI吓到了,也勾出我头顶上的三条黑线。       就在这样的哭哭笑笑中,我楞是把一期综艺节目看成了煽情偶像剧,KIMI偶尔会让我脑内到《下一站幸福》里的小小彬,可能是那种可爱的台湾口音,还有就是虽然轻易不哭,一哭就把姐姐我好不容易修炼出的钢铁不坏之心哭出个洞的功力,再加上孩儿他爹,这对帅萌父子完全可以负责我以后雌性荷尔蒙的正常分泌了。貌似很长时间都没有对着一档综艺投入真正的感情了,也有每期都必追的综艺,会在综艺里大哭或大笑,但是哭过笑过之后还能像这样事后想想咧嘴笑笑感觉到温暖的着实不多。原版的《爸爸去哪儿》,虽然不能算是死忠粉丝,但也是追过很多期的,里面同样有我很中意的父子组合,对原版的喜爱也不影响我对这版的狂爱,尤其当韩语被置换成中文后,还是会有着特别的亲切感。       无论是原版还是这版,除了孩子之间的互动,爸爸们之间的交谈也是我很爱的。有人说“男人只会变老,不会长大",还真是挺有道理,爸爸们有时像是另一群孩子,甚至有时会做出比孩子还幼稚的行为。虽然这毕竟是综艺,镜头下的交流也许并不能像完全没有镜头时的自然,但是当几个孩子将几个大男人联系在一起时,比起平时散发光芒的明星都更像是普通的父亲们,而且在我眼里,这种父亲的感觉比单纯将他们当做明星时的光芒还要耀眼。所以郭涛第一期最后说的话很窝心,带了孩子,才知道妻子的苦。是的,如果想让男人明白自己带孩子的辛苦,就把娃儿丢给他,让他做做饭洗洗尿布。而如果让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就带她去看看这个男人与孩子的相处。也许并不是对每个女人都有效,但至少对我有效。所以我默默地爱上了小志AND小小志,每天都要撸几发这对父子的萌照。哎呀,说了是默默地,我肿么情不自禁地说出来了= =          第一期里还有一个我很爱的镜头,就是三个取完食材的孩子,疯狂地向爸爸所在的地方狂奔。镜头一路拍摄着孩子,也记录着周围纯朴的乡间美景。所有不可追的童真美好都在那一刻定格。       给它5星,是觉得芒果台这一次真的走心了。    片尾曲的歌词很好,“你拼命发芽,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最爱这句。        
个人分类: 生活转帖|386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在美国也可以教育出这样的孩子
热度 13 faraway 2012-9-26 09:01
Faraway: 多年前看过台湾作家刘墉如何教育儿子的文章,两件事印象深刻。一是,儿子上高中时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好,刘墉用激将法,对儿子说,期末考试你要是得零分我就重奖你。细节我忘了,结果儿子为了不答对,就下功夫研究每一个问题,结果期末考试都对了,我当时就想,这招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孩子。第二件事,一次他领儿子去大陆,在长城,儿子感慨道,原来有这么多的人说中文,说爸爸逼我学的语言。他的儿子长在美国,哈佛毕业。刘墉对儿子的教育方式还是蛮中国式的,父子之间也常有冲突,不过到目前为止,他对儿子的教育还是成功的。下面是刘墉的儿子--刘轩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中文的,不愧是文学家的儿子。 要过得像人,而不是像个机器人(刘轩新作) 【DJ、作家、主持人,同时也是台湾知名作家刘墉之子,顶着多种头衔的刘轩,总和音乐、写作脱离不了关系。虽然拥有哈佛大学教育硕士与心理学博士班的高学历,但在国小时刘轩却是个写程式高手,更透露如果后来没有放弃的话,现在的他可能是一名电脑工程师。总是大胆拥抱科技新品的刘轩,除了用过大家耳熟能详的装置外,还用过许多早已绝版,只活在科技史里的产品。直到现在他仍常思考科技与人的关系,他认为最终只有善用科技传递人味,这才是科技进步最大的意义。】 小时候我是独生子,直到16岁我妹才出生,在寂寞的童年下,电脑就是我的玩伴。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玩电脑,一开始是为了自学写程式,然后就爱上了。我还记得写的第一个程式,是可以在萤幕上一直写Hello,最后把萤幕填满。第一部电脑我记得很清楚是Commodore Vic 20 (编按:于1980年上市,是全球第一款销售超过百万部的电脑) ,它在那时候有非常了不起的8K RAM,不是8M喔(大笑)。 那时也没有储存的东西,程式写好要录到cassette上,因为国小没钱买,所以每次写完程式要用手抄下来,下次电脑开启时再重新输入,我打字的功夫就是这样练出来的(笑)。虽然学校也有一些初级电脑班,但那时我已经远远超过同学们了。 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写了一个很难的程式,整个程式印出来大概有20页,密密麻麻的,还在纽约的比赛得了第二名。我也用过BASIC写游戏,可惜转成C++的时候,我就停了,现在觉得满遗憾,如果继续学下去的话,说不定现在就不做音乐了,变成电脑工程师。 我从来没有怕过电脑,我觉得它是一个很听话的玩具,输什么指令就会出现什么,程式没写好不能怪电脑,只能怪自己,所以它也训练了我很多的逻辑思考。 我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很高。我是很早期的苹果用户,从Apple II一直到iPad,几乎苹果有多老,我就用多久。但同时我也用PC,我从DOS开始,用到Windows XP时真的是王(笑),音乐界的朋友电脑有问题,我都可以帮他们解决。我连Amiga (编按:于1985年上市的经典电脑品牌) 和NeXT (编按:贾伯斯离开苹果后创立的电脑公司) 都用过。 我也是Facebook非常早期的使用者。因为Facebook创办人是哈佛毕业的,电影《社群网战》有一幕说,当初佐克柏写好程式,交给艾德华多,让他先给凤凰俱乐部里的人用,从那30几个会员扩散开来,整个Facebook就是从这边开始。我以前就是凤凰俱乐部的会员,那30几人传出去的第二波我就收到邀请函。 但我注册帐号后大概一、两年都没有再碰,因为那时我已经毕业,但Facebook还是非常校园的样子。当时会觉得里面是一群小朋友,后来再回去用才发现:哇!怎么每个人都在用Facebook。后来也开了粉丝团,最近粉丝人数刚破5万人。 但年岁越大反而接受度越低,以前东西不work,我会想办法骇客它,现在不work就换下一个。像我App下载不多,我最喜欢看大家整理出来的Top 10,再把前五名下载下来,直接找出最符合需求的App,跟以前玩电脑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科技回归人味才有力量 最近我才跟姚谦老师聊天,因为他写了一本书,然后附上一片CD,里面录的声音非常单纯,就是一个人跟一把吉他。他说因为现在电脑太万能了,我们要回归到真的跟大地和人有接触的东西,从人发出来的声音才有感染力,这点我非常同意。 像我之前写的书里面,有一篇〈21世纪的春节〉,引起满大回响。我讲到大家过年没有在给红包,有次我爸妈传Skype过来,告诉我今年不给红包了,直接汇到我户头里。刚好爸妈那时也要付一笔钱,我就说那我直接帮你付了,大家就是用这种虚拟现金来回,却少了实际拿到红包的感觉。即使你把10块钱放到红包袋里,但能一起团聚的感觉却非常不一样。 可是在同时,如果你跟你的家人分离两地,像我的外公、外婆住在美国,但他们天天都可以看到孙子、孙女,这就是透过科技达到人味。你怎么透过科技跟家人、亲人、爱人沟通,这才是科技最后带给我们的东西。我们要过得像个人,而不是像个机器人。 10几年前比尔盖兹写过一本书叫《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在那时就形容过未来世界的样子:你想到什么,可以立刻把想法传递给对的人,把众人聚集起来完成一个动作。现在也真的看到了,无论在商业上或政治运动上,像茉莉花革命,这就是让想法(thought)成为行动的力量。 不过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当想法变得这么重要时,我们是不是要多花一点时间在思考上?跟科技是不是也要保持某种距离?你花多少时间吸收资讯?又有多少时间反思资讯?而不是被科技绑住,一天到晚爬文、看朋友新的动态??。 即使现在不写程式了,但我还是非常关心这个社群发生的现象,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回转的革命。   (原刊登于台湾《数位时代》)
93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9 07:04 , Processed in 0.038049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