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稻草的个人空间 http://www.zhenzhubay.com/?8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知青年代陕北麦子产量才百十来斤

热度 1已有 1913 次阅读2017-3-17 10:21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随笔评论| 半月形, 当地人, 北京, 技能, 粮食

  原中信集团董事长红二代孔丹说:“我印象很深的是,1969年2月,我们那批北京知青坐在卡车上,经过延安,一直到延长县城,然后就有农民翻山越岭带我们到各个大队。其实我们刚到农村时,并不能给当地作贡献,反而给当地人带来负担——社员不仅要关照我们,还要教我们学习劳动技能,带着我们参加整个劳动的各个环节。春天要开始种秋庄稼,种玉米,种谷子,种糜子,种荞麦。播种前,我们要用头翻地。头是陕北农民的重要劳动工具,是半月形的,面积比较大,吃土更多。刨了土块,再把它打散。下籽不久,庄稼就长出来了。庄稼生长过程中,还要定时锄草。牛到了盛夏白天不肯干活,我们经常夜里一两点钟赶牛上山,到塬上去犁地。吆喝那个牛下坡,你要用陕北土语,‘下(念ha)啰啰’牛才听得懂。

  陕北种麦子的办法很特别,我们把羊粪在口袋里装满,用驴驮到山上的地头,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一袋粪。然后我们在笸箩里面把麦种和粪均匀地用手搅拌好,前面一个人拿一个头刨坑,后面一个人把粪和麦籽一起撒在坑里,再用脚把土掩好。播种完成后,麦子就慢慢长起来了。

  当时粮食产量很低,麦子长得很稀,一亩地最多也就收百十来斤麦子。夏收时在塬上割了麦子,用麦秆捆好之后,我们用那种两头尖的扁担,扎起来一捆麦子,把它举起来,再扎起离它最近的另一捆,担着两捆麦子,往往要走六七里甚至十里路,而且中途不能把麦捆放下来歇息,因为一放到地上,麦粒就会脱落。所以必须一口气担回到川里面的打麦场上,然后再继续上山担麦子。

  很多劳动技能,有的知青同学怎么也学不会,因为他们有抵触心理,对这些毫无兴趣。我当时的想法是,我要把活干好,而且要干得潇洒漂亮,从中找到乐趣。”

由此可见,不是当时农民不努力,实在是麦子没有好的良种,也没有好的化肥。1972年中科院李振声培育出了亩产800斤的小麦良种后,全国小麦增产才逐步实现高产。同样的,南方水稻也是因为1972年袁隆平培育出亩产800斤以上的杂交水稻后,中国水稻产量才从400斤左右迈向800斤左右。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19 13:59 , Processed in 0.022385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