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xinsheng的个人空间 http://www.zhenzhubay.com/?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和网友一起参加旅中美侨阳和平纽约侨界座谈会

热度 13已有 9821 次阅读2014-8-8 03:54 |个人分类:出新创意|系统分类:原创精美摄影| 唐人街, 座谈会, 会议厅, 中国, 和平

昨天网友邀约下班后一起玩儿,原来是到唐人街参加由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客借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会议厅举办的“旅中美侨阳和平纽约侨界座谈会”。


阳和平 (Dr. Fred Engst),美国拉特格斯 (Rutgers) 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旅中美籍农业专家阳早(Sid Engst)与寒春(Joan Hinton)的长子。他生在北京,长在红旗下,亲身经历了中国的大跃进和文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堪称长着白人脸孔的中国人。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他。座谈会上,他用地道的标准普通话谈笑风声,用词精准、幽默风趣地娓娓道来他们一家人与红色中国的传奇经历


阳和平的爸爸阳早,“战前是个‘养牛的’,战期间把牛卖了想去参战,二战却结束了。那就去中国看看吧,结果就留在那参加中国国命了。在延安做他的老本行,养牛。”阳和平乐哈哈地,“完全是延安毛泽东他们的魅力啊。”


阳和平的妈妈寒春(Joan Hinton),当年是美国一名年轻的核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与杨振宁等人同学,作为中子物理学之父费米的助手,曾参与研制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广岛原子弹爆炸,我妈妈不能想象自己研究的科学竟被用来制造杀人工具。 不再愿意跟原子弹跟美国核物理机构沾边,接到我爸爸的邀请就想到中国看看。他们当时只是朋友,妈妈不是去结婚的,到了陕西却被说是我爸爸的‘婆姨’来了,那就结婚呗。”阳和平居然还知道陕西的婆姨是老婆,他的话逗得全场大笑。


阳和平在文革曾参加过红卫兵串联,“我原来是想全国跑一圈的,还没真正开始,红卫兵串联就结束了。”阳和平一脸的失望啊。


阳和平年轻时在曾在中国当过工人,70年代中期回到父母的祖国美国也当了十几年工人,“磨洋工是在美国学会的。”阳和平笑哈哈,全场则乐翻了天。

阳和平身上有着中美两国的烙印,他的演讲时而幽默诙谐,时而热情奔放,深深吸引着在场每一位观众。大半个小时的演讲在欢声笑语中结束,随后是来宾提 问。到会的年轻人偏重中国的现状提问,老年人则跟关注文革的真相。谈到文革谈到腐败,难免会有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但难能可贵的是彼此能求同存异友好探 讨,更难得是阳和平这样一个美国人却和中国人一样关心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1. 座谈会主持人介绍阳和平并请宣布座谈会开始


2. " 我习惯讲课,让我站住说吧"


2. 座谈会现场


3. “爸爸妈妈在中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做中国人民需要的事情,他们非常幸福。”


4. “在中国当工人是当家做主,不需要磨洋工。我是在美国学的磨洋工。”


5. “资本主义并不能杜绝腐败。”


6. 阳和平与主持人交谈互动


7.与会者积极热烈提问




8. 谈文革,论经改,批腐败,阳和平慷慨激昂, 难得眷眷赤子心。


9. 阳和平与主办方代表之一亲切握手




路过

鸡蛋
13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1 个评论)

回复 陈营 2014-8-8 11:05
宜修: 听说,相对“香蕉人”,阳和平把自己比喻成“鸡蛋” --皮儿白心黄”。
白鸡蛋,这个好,老头还会说反腐败,有意思
回复 xinsheng 2014-8-8 11:05
宜修: 喘吧,你就!
嘿嘿,需要上税吗
回复 岳东晓 2014-8-8 11:34
xinsheng: 阳教授的演讲非常活泼诙谐有趣,很不错!
磨洋工,中间这个洋字果然有道理
回复 宜修 2014-8-8 12:04
xinsheng: 鸡蛋,倒是挺恰当的比喻。
从他的演讲,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有着非常质朴而深厚的感情。
  
回复 宜修 2014-8-8 12:05
陈营: 哦,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上过山下过乡,做过工,响当当的革命接班人
他没插过队。但知道他弟弟、妹妹插过队。
回复 宜修 2014-8-8 12:07
陈营: 白鸡蛋,这个好,老头还会说反腐败,有意思
这个比喻超有意思。过目不忘呢!
回复 宜修 2014-8-8 12:07
xinsheng: 嘿嘿,需要上税吗
你自己也知道啊?!
回复 宜修 2014-8-8 12:08
岳东晓: 磨洋工,中间这个洋字果然有道理
  
回复 Chi202 2014-8-8 12:32
    
回复 xinsheng 2014-8-8 12:39
Chi202:      
    
回复 xinsheng 2014-8-8 12:40
宜修: 你自己也知道啊?!
反正不上税,有得吹干嘛不吹?
回复 xinsheng 2014-8-8 12:41
岳东晓: 磨洋工,中间这个洋字果然有道理
还真有可能,中国人磨洋工是从洋人身上学来的。
回复 宜修 2014-8-8 12:51
xinsheng: 反正不上税,有得吹干嘛不吹?
吹吧,吹吧。递给你个喇叭!
回复 霜天红叶 2014-8-8 19:33
   新生,你的那个图章不错,谁设计的,有才!
回复 陈营 2014-8-8 21:53
宜修: 他没插过队。但知道他弟弟、妹妹插过队。
对,没插队,领导上不批准。大串联时期企图旅游全中国。
回复 宜修 2014-8-8 21:59
陈营: 对,没插队,领导上不批准。大串联时期企图旅游全中国。
对他们这种身份的孩子来说,恐怕还更是一次深入到中国老百姓中去的社会调查的机会。
回复 陈营 2014-8-8 22:05
宜修: 对他们这种身份的孩子来说,恐怕还更是一次深入到中国老百姓中去的社会调查的机会。
这老头,还有他父母都是被老毛洗过头的,挺有趣儿。现在也不受重视了。
回复 宜修 2014-8-8 22:08
陈营: 这老头,还有他父母都是被老毛洗过头的,挺有趣儿。现在也不受重视了。
总理在的时候,对他们很重视。过去听说他舅舅韩丁根据亲身参加土改的经历写过一本《翻身》。后来,又听说老爷子走以前,根据中国的农村改革,写了一本《深翻》(or 身翻)。
回复 宜修 2014-8-8 22:12
陈营: 这老头,还有他父母都是被老毛洗过头的,挺有趣儿。现在也不受重视了。
我看过一些介绍他姥姥(《牛虻》作者伏契克的后人)的文章。对那位教育家出身的老人家很感兴趣。她是一家私立学校的创办人。她的教育理念是:学生们都要参加在学校农场的劳动等社会实践。这一点对包括她的三位子女在内的后辈的成长影响很大。
回复 xinsheng 2014-8-8 23:20
宜修: 吹吧,吹吧。递给你个喇叭!
牛皮不是吹的, 新闻图片不是盖的。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3 01:37 , Processed in 0.043922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