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MingHao的个人空间 http://www.zhenzhubay.com/?155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

已有 3218 次阅读2018-2-19 01:50 |个人分类:华人历史|系统分类:转帖-知识

中美两国之间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过程漫长而复杂,其中,漫画可以说是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媒介。美国华裔教授张文献历时4年,从近现代美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大众文化期刊中,精选有关中国的近千幅画作珍品,生动呈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以及生活在美利坚的华人的普遍认知。这其中,既有鲜明的歧视与恶意的攻击,也有美好的误解与善意的认可。这些题材丰富、描绘细腻的画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末多事之秋的中国自然景观、社会生态与国际交往。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一百年前,美国画报里的中国……

清末,大多数中国普通民众把洋人看作怪物!

那么,中国人眼中勾魂、吸血、挖心的洋人

又是如何认识中国,如何看待中国人的呢……

从当时美国画报上的中国题材漫画来看,

似乎也谈不上客观、理性,

反而是让人觉得又有趣,又无奈……

贸易封锁 

Exclusion of Foreign Trade.

The Adoration of the 6000-Year-Old Chinese Idea

《顽童杂志》1890 年11 月5 日,168 页

19世纪末国家开放发展已成世界洪流,但清廷中还是有人顽固地认为只要中国不出口茶叶和丝绸,洋人就会跪地求情。《顽童杂志》1890年11月的彩色漫画尖刻地讽刺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狭隘心态,以及一些美国政客的妥协行为,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恶意攻击,污蔑嘲笑华人吃鼠肉米饭。

美国早期报纸杂志中有关中国的图像,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美国人心目中主要的中国人形象是凭借妖魔化想象而塑造出来的所谓“满大人”,即一个丑陋、猥琐、保守和愚钝的漫画式东方人形象。几乎所有上述美国报纸杂志都不能例外。但在所有这些漫画作品中,艺术性最高、原创性最强的,因而也最吸引读者眼球的要数《顽童杂志》的彩色漫画。


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介绍的那样,《顽童杂志》创刊于1871年,是美国最早成功采用彩色石印版画的一个周刊。直至1918年停刊为止,它所坚持下来的一个传统就是重视彩色的漫画,每一期的封面(有时还包括封底)以及中间的一个双页,都会刊登彩色的政治漫画。它也是在美国报刊中最早采用彩色广告的。由于该杂志雇用了伯纳德·吉勒姆(Bernhard Gillam,1856–1896)、利文斯通·霍普金斯(Livingstone Hopkins,1846—1927)等当时美国一流的漫画家,所以该杂志的彩色漫画作品相对来说构思比较巧妙,色彩鲜明,线条简练,人物形象较为饱满,但最重要的是数量庞大。它与大洋彼岸英国著名的漫画杂志《笨拙》(Punch)遥相呼应,几乎可以相提并论。

天朝的愤怒 

Celestial Wrath. China:“I Will Make It Hot for You!”

《顽童杂志》1883年9月12日,封面

1883—1984 年中法在越南和中国云南、福建及台湾等处爆发战争,由于法军不适应亚热带气候,疫病流行,一度受挫,美国《顽童杂志》1883年9月12日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的情形。

难以孵化的巨卵 

A Troublesome Egg to Hatch

《顽童杂志》1901年4月6日,中心插页


八国联军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问题,仍是不得要领。在《顽童杂志》1901 年的漫画里,列强试图改变中国的企望与其力不从心的挫折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上述漫画传统相对应的是一种主要依靠到现场进行写生和素描的写实传统。在这一方面最突出的要数《哈泼斯月报》所派遣的画家在京杭大运河苏州至杭州段进行的为期一年的采风过程中所画的风景速写和人物素描。1894年,美国作家朱利安·拉尔夫(Julian Ralph,1853—1903)受《哈泼斯月报》编辑部的派遣,到中国南方江苏和浙江的大运河沿岸来体验生活,采访调查和进行文学创作。同行的还有一位叫韦尔登(C. D. Weldon)的画家,奉命为前者在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创作的一系列短篇故事画插图,他以简练的笔触和透明的色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杭州作为江南水乡的鲜明特征。由于创作灵感来自真实的生活,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和景观无不显得栩栩如生。


韦尔登是当时美国一位知名的画家。他的眼光和对色彩的感受力都极为敏锐,跟作家拉尔夫一起在杭嘉湖平原的农村进行考察时,那儿浓郁的乡土民俗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根据拉尔夫在其后来将这些故事结集出版的《独自闯荡中国》(纽约,1897)一书前言中的介绍,画家韦尔登对于当地老百姓的服饰式样和色彩十分痴迷。尤其令他感到惊奇的是运河边一家磨坊老板的14岁女儿,不仅模样俊俏,而且服装也十分独特,上身穿的是一件黑色小褂,下面则是一条浅蓝色的裤子。画家感叹自己的颜料无法表现出那种独一无二的靛蓝色。令韦尔登印象深刻的并不仅限于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服饰,他的画笔还记录了有着明显的江南风格的苏州和杭州老房子的窗、门、屋檐和墙等各种细节,为后人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画家笔下其他具有鲜明杭州地方特色的景观还包括大运河上式样古朴而又装饰精美的客船。大运河上过去还有一种独特的捕鱼方式,那就是渔民驾船带着鱼鹰去抓鱼,时过境迁,人们现在很难再看见这种独特的捕鱼方式,如想忆旧,就只能从韦尔登的画中去领略一番了。

水乡嘉定 

An Ancient Pagoda in Ka-Din

《哈泼斯月报》1895年6月,10页

《哈泼斯月报》在19 世纪末刊登了美国记者与作家朱利安·拉尔夫对中国江南地区的一系列详细报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图中上海嘉定的法华塔与石拱桥交相呼应,极富水乡韵味。

吊网捕鱼 

Such a Net as Is Seen on Every Stream

《哈泼斯月报》1895年6月,6页


中国南方河渠纵横、水流清澈,给美国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拉尔夫观察到在每一条小溪与支流里都有渔夫架网捕鱼。

美国早期报纸杂志中有关中国的图像,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美国人心目中主要的中国人形象是凭借妖魔化想象而塑造出来的所谓“满大人”,即一个丑陋、猥琐、保守和愚钝的漫画式东方人形象。几乎所有上述美国报纸杂志都不能例外。但在所有这些漫画作品中,艺术性最高、原创性最强的,因而也最吸引读者眼球的要数《顽童杂志》的彩色漫画。


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介绍的那样,《顽童杂志》创刊于1871年,是美国最早成功采用彩色石印版画的一个周刊。直至1918年停刊为止,它所坚持下来的一个传统就是重视彩色的漫画,每一期的封面(有时还包括封底)以及中间的一个双页,都会刊登彩色的政治漫画。它也是在美国报刊中最早采用彩色广告的。由于该杂志雇用了伯纳德·吉勒姆(Bernhard Gillam,1856–1896)、利文斯通·霍普金斯(Livingstone Hopkins,1846—1927)等当时美国一流的漫画家,所以该杂志的彩色漫画作品相对来说构思比较巧妙,色彩鲜明,线条简练,人物形象较为饱满,但最重要的是数量庞大。它与大洋彼岸英国著名的漫画杂志《笨拙》(Punch)遥相呼应,几乎可以相提并论。


清朝官邸 

A Mandarin’s Garden

《哈泼斯月报》1895年8月,372页


明清两朝为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富豪权贵纷纷营造私家园林,只是从文中无法得知拉尔夫造访的是哪位官员的花园。

河畔茶坊 

A Water-Side Tea-House

《哈泼斯月报》1896年3月,623 页


因为从没有见过洋人,一行人受到村民的围观。男人们在前排咧嘴笑着,穿开裆裤的孩子追逐着,女人在后面远远地望着,而拉尔夫则对百姓的纯朴善良心生感动。

河畔憩息

 A Water-Side Resting-House

《哈泼斯月报》1895年7月,191页


《哈泼斯月报》1895年7月继续刊登拉尔夫的中国游记。画家注意到在江南的河流道路旁边不时建有凉亭。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设施不仅能让劳作的农夫遮阳避雨,也为路过的行人提供不少方便。

虽然在《格立森画报》和它的后继者《宝楼氏画报》,以及《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报刊中也能看到属于这种写实传统的现场速写,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三个报刊1850–1890年间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跟风、模仿和抄袭的作品。在1891年美国政府正式颁布《国际版权法案》,并开始对主要来自英国的外国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之前,美国曾一度是盗版者的天堂。所谓跟风和模仿,就是把别人作品的构思或构图拿过来,改头换面地画一下,或者干脆在别人的现成作品上再添加几个人物。所谓抄袭,就是把别人刚发表的作品直接拿过来,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中国皇帝 

The Emperor of China

《格立森画报》第5卷第18号,1853年10月29日,276页


《格立森画报》于1854年刊登道光皇帝(1782—1850)的遗像,评价他是大清最后一位皇权绝对不受挑战的君主。在美国人心目中,中国皇帝是自古至今最有势力的统治者,与之相比,罗马帝国即使在其鼎盛时期,臣民也只有中国皇帝治下的三分之一。但报刊编辑随即指出,由于皇权不受任何限制,中国自伏羲至道光的二百七十位君主中自然是暴君多于明主;画报最后对当时在位的咸丰皇帝的命运十分不看好……

鸟瞰北京 

The City of Pekin,China

《宝楼氏画报》1859 年2月5日,93页


据美国《宝楼氏画报》1859 年介绍,中国京城位于北直隶,面积达二十平方英里,城区建有高三十英尺、宽二十英尺的城墙,分为外城与内城,辉煌的紫禁城即位于内城的中心。城区主要街道宽达一百英尺,城内除了久负盛名的翰林院、上佳的天文台与庄严的喇嘛寺,其他寺庙、教堂、清真寺与学馆亦鳞次栉比。全城总人口约二百万,主要出产瓷器、宝石与彩色玻璃等。

假如我们把《伦敦新闻画报》与上述这三个美国报刊仔细地加以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本书中第一章的《英国兵船》《清军击鼓手》《抢救伤员》《准备冲锋》《战前祈祷》《准备行动》和《阅读英军安民告示》,第二章的《弧形大街》和《广州老城》,第三章的《工作便餐》《香港茶会》《旧式客厅》《游途小憩》《涉水过河》《抽茧缫丝》《拜天地》《丧葬》《工余自乐》《香港赛马》《抽大烟》《广州烟馆》《饮酒划拳》《中医大夫》《母女梳头》《舢板姑娘》《江湖相士》《水上勇士》和《中国巨人》,等等,都是直接从《伦敦新闻画报》窃取来的。


这些版画作品通常是刚在《伦敦新闻画报》上发表一个月左右,便被照搬到了上述这三个美国报纸杂志之中,其中时间最短的是仅在两周之后。这种顺手牵羊拿来的作品毫无原创性,因而也毫无思想性、艺术性可言。复制品一般在质量上总是低劣于原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以讹传讹。以第《涉水过河》为例,原作的文字说明是中国台湾岛上的土著背着英国画家过河,而在《宝楼氏画报》中则变成中国内地的向导背西人过河。


拜天地 

A Chinese Wedding at Shanghai

《哈泼斯周报》1868年9月5日,574页


《哈泼斯周报》1868 年版画描绘了上海一对新人拜天地的情景,新郎三十五岁,是洋行的一名代办,已有两房妻室;新娘是上海商人的女儿,年方二十。图中男宾女眷分列两旁,婚礼大厅为西式建筑,高大宽敞,显然新郎的家底殷实。

母女梳头 

Chinese Head-Dressing

《宝楼氏画报》1859年10月1日,216页


《宝楼氏画报》报道清朝女士喜梳后耸的云髻发式,不仅烦琐费时,不能一人完成,而且还需要涂抹特制的胶液才能定型。因脑后的发型像壶把手,画报戏称为茶壶型,对这种夸张的打扮不敢恭维。尽管如此,在简陋的闺房里母女两人的亲情看起来还是蛮感人的。

中国巨人 

Chang,the Chinese Giant,and His Companions.

《哈泼斯周报》1865年10月28日,677页


19世纪的中国巨人詹世钗(1841—1893)出生于徽州,据称曾为茶商和街头艺人,为英人发现后视其为赚钱工具,四处带领着供人观看欣赏。《哈泼斯周报》1865年报道詹世钗身高七尺八寸,身材匀称,性情温和,并知书达理;身旁左立者为其妻小脚金芙,右侧为钟姓三尺侏儒。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序言节选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
定价:168元
作者:〔美〕张文献 编
装帧:平装
书号:978-7-301-28394-3
出版日期:2017/0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中美两国之间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漫长而复杂。本书编者从近现代美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大众文化期刊的海量资料中,精选有关中国的近千幅画作珍品,生动呈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以及生活在美利坚的华人的普遍认知,这其中,既有鲜明的歧视与恶意的攻击,也有美好的误解与善意的认可。这些题材丰富、描绘细腻的画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末多事之秋的中国自然景观、社会生态与国际交往,使得本书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价值。

编者简介
张文献,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和美国南康涅迪格州立大学,现为荣林斯大学文理学院终身教授,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奥林图书馆档案特藏部主任,亚瑟 ·戴维斯学者,曾获荣林斯大学乔治·康奈尔杰出教授贡献奖及佛罗里达档案学会优秀服务奖,其主要学术著作包括《中国经济风云人物》《中国经济百强指南》《海归推动中国》等书籍。

目 录

序 /1
前言:美国书报里的中华文化与中国议题 /7 
第一章 大清军政:19世纪中后期的天朝政治、军事与外交 /21 
一、社会巨变下的中国与世界 /22
二、乱世里的风云人物 /52
三、殖民主义时代的中美关系 /66
四、硝烟战火中的内乱与外患 /86

第二章 泱泱中华:迤逦壮观的华夏帝国 /103
一、夕阳中的巍巍帝都 /104
二、秀丽多姿的南国门户 /114
三、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 /125
四、 五湖四海的中华景观 /144

第三章 市井人文:晚清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 /155
一、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 /156
二、 农耕传统下的经济民生 /173
三、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192
四、民间休闲与娱乐 /219
五、三教九流,芸芸众生 /232
六、难以想象的千奇百怪 /250

第四章 大洋彼岸:新大陆华人的生存与奋斗 /263
一、心驰金山,梦断花旗 /264
二、华工的汗水与血泪 /284
三、唐人街:华人在美国的家园 /305
四、早期华人移民掠影  /329

第五章 亚美利坚:美国政治中的华人问题 /353
一、华人移民与选举政治 /354 
二、阿兴:来自中国的异教徒 /383
三、《排华法案》:中国人必须走! /417
四、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437

中国近代史与中美外交大事记 /451
主要参考书目 /45


宗城:美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中华读书报20171101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是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些年来,不少学者都开始深挖关于这一题材的史料。像《天朝的镜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帝国即将崩溃: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等书,提供给读者看国史的另一个阅读方式。而《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则截取了西方视角中的一个方面,即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通过五彩缤纷、观点不一的画报插图,让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美国的媒体知识界是如何呈现中国的。


用画报合集来呈现近代中国,这是近年来出报界的新鲜尝试,2014年,沈弘先生出过一本《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他收集了500张罕见西方版画和50万字西方记者第一手关于晚清1842-1873年间的现场报道,向中国读者呈现出最直观的“西方视角”。与那本书相映成趣,《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可与其互为观照。在这本书中,作者张文献将视角立足于自己熟悉的中美两国,而他希望观照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晚清”,更涵盖了在美华人很少被人提及的历史。


前者是英国的视角,后者是美国,前者实际上代表了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而后者,是冉冉升起的资本主义新锐,由于它们位置与“对中关系”的不同,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也有微妙的区分。同时,如沈先生所言,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中国历史的图片和文字,又具有几个共性:“它们大多是关于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第一手的原始历史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中的观点和看法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是别处难以找到的珍贵史料;由于前后延续一百多年,其对中国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许多其他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那么,《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展现了美国人怎样的看法呢?不妨先从宏观的角度说起。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曾出版《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他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和敌对时期(1949-1972)。在1840-1911,美国对中国总体上是轻视的,这一点不必避讳,彼时,隔岸观火的“山姆大叔”眼见满清被一个又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殖民蹂躏,中国的政权看上去不堪一击,它们对这样的政权和这一片土地,自然难以建立起真正的尊重。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分为“大清军政”“泱泱中华”“市井人文”“大洋彼岸”和“亚美利坚”五章。


主要呈现近代美国对华人的轻视与误解的插图在第一章“大清军政”。这一章里,《马蜂杂志》《哈泼斯周报》等的插画首先告诉读者:与自居天朝上国的清朝统治者不同,直到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一片朦胧,在美国人认知的世界里,占主要位置的是美国和欧洲,中国只是边缘一角,神秘而遥不可及。


但随着列强对华殖民浪潮升温,清政府被迫打破闭关自守,以及近代以来的华人移民潮,中美的联系开始逐渐深入,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从单一转向多元、简单转向复杂,不过轻视仍是主要基调。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画报中,美国各大报刊的漫画总体在以“美国本位”的角度,来呈现世界政局或新闻。山姆大叔将自己的国家看作世界中心,崛起中的自由灯塔,《马蜂杂志》1881年的漫画《山姆大叔危险了》,就流露出这种心态。漫画中,山姆大叔坐在画中心的船上一手持舵,一手举着望远镜瞭望,海面上欧洲帆船都在礁石挡住航线,边缘的亚洲游轮更是触礁,华人纷纷跳海求生,美国的救生艇人满为患。有趣的是,它的风帆上就写着自由、和平与繁荣。


而在《哈泼斯周报》《顽童杂志》《法官杂志》《宝楼氏画报》等画报周刊中,“满大人”是一个经常出现的人物,它其实象征了美国对近代中国社会层面的总体认知,这个认知充满成见。如沈弘先生所说:“当时美国人心目中主要的中国人形象是凭借妖魔化想象而塑造出来的所谓‘满大人’,即一个丑陋、猥琐、保守和愚钝的漫画式东方人形象。”


但美国人有时候又对“满大人”流露出同情。也许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美国在开国之初也没少受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气,所以,美国的报刊在一些时刻也会声援中国,借以讽刺英国等其他国家。美国人毒舌起来,刻薄又令人捧腹。当英国在世界上大张旗鼓、横行无忌,美国《哈泼斯周报》用一句“约翰牛:我们永远的朋友和世界文明的守护者”,来讽刺英国一边纵容美国南方势力在英吉利海峡焚烧北方商船“哈维号”,一边在鸦片战争屠杀中国军民。


和第一章“大清军政”不同,第二章“泱泱中华”与第三章“市井人文”少了一些讽刺性的漫画,多出许多中正平和的风景素描,它们呈现出近代中国的多样风光。河畔磨坊、水乡古镇、单人快船、贞洁牌坊、寒山寺北之枫桥、大运河里的水草船等,中国的水文化在这些素描中绵延展开。而外国记者对瞿塘峡、西陵峡、高壁岭、灵石窖洞等,则勾勒出泱泱中华的大陆山色。


这些插图也直观地描绘出近代中国社会的生活风貌。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阶层分化明显的社会。一边是夜夜笙歌的夜上海、新香港,一边是浑浑噩噩的大片乡村;一边是悠闲地静听吴音婀娜的江南士绅,一边是无家可归的西北农民。在第三章,作者特地选取了描摹华人众生相的插图,算命先生、算卦先生、江湖相士、修鞋匠、码头苦力、剃头匠、中医大夫、水上胥家等,它们让读者感受到近代中国方方面面的“人”。


这本书最珍贵的部分是对华人在美境况的反映。关于清末大变局的作品俯拾皆是,但呈现华人移民生存境况的书却不多。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是被冷落的群体,是历史放逐的子民,但他们流落异乡的历史,却真真切切充满了“呐喊与彷徨”,浇灌了血与泪的斗争。还原他们的发展境况,也能最直观的呈现中美民众观念与认知的冲突。


华人移民身处他乡,他们面对一个充满误解的社会背景。那是一个存在《排华法案》的美国社会,反华示威、种族冲突屡屡发生,华人移民起初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甚至他们给子女选学校,有一些学校也会拒绝他们,因为“不对华人开放”。


没有粉饰,也不只是展现偏见,在第五章“亚美利坚:美国政治中的华人问题”,作者选取了代表不同立场和角度的画报,勾勒出当时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多样观念。这其中,既有调侃嘲弄华人移民的《天佑中华》,也有反映《美华新报》创办的《华裔美国人》;既有保持种族主义立场,暗讽华人种族低贱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也有客观反映唐人街景象的《周日的洛杉矶唐人街》。


总而论之,《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呈现了1840-1911年间美国社会对中国以及生活在美利坚的华人的普遍认知。编者张文献是荣林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奥林图书馆档案特藏部主任,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得以凭借职位接触美国各大图书馆的善本特藏部和档案特藏部,这本书的诸多版画,如《格立森画报》《宝楼氏画报》《哈泼斯周报》的作品,都得益于此。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是一部画报史。和文字相比,图画,尤其是这种出自画报的插图,它的风格更加漫画、更有幽默意味,它可以于诙谐中揭示事件主题与真相,也可以直观呈现作者的立场与观点。张教授的正本书,可以让中国读者了解近代美国人对中国的真实看法,填补这个研究领域的空白。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19 07:11 , Processed in 0.02307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